秦武王嬴荡的简介 秦武王嬴荡的故事
秦武王嬴荡
秦武王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秦武王
中文名嬴荡
别名悼武王,武烈王,秦武王
国籍/朝代战国时期
国号秦国
职业秦国君王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秦国
出生日期公元前329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307年
主要成就平蜀叛乱,攻取宜阳,南攻楚国家庭成员秦孝公,秦惠文王,惠文后,秦昭襄王,秦武王后秦武王,生于公元前329年,卒于307年,嬴姓,秦氏,名为荡,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世本》中又被称为秦武烈王,在《秦记》中被叫做秦悼武王,他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儿子。他于前310年继位,只在君位上坐了短短的三年。据史书记载,秦武王天生就有神力,从小便长得人高马大,孔武有力,他也以此为荣,经常跟人比试武力,因此他也很欣赏那些跟他一样都身强力壮的人,像任鄙、乌获这些大力士都得到了他的重用。

秦武王剧照
在秦武王还没有当上君王只是太子的时候,就很不喜欢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张仪,后来等到他继位之后,大臣们为了讨他的欢心纷纷说张仪的坏话,说他言而无信,忘恩负义,这种人不应该再继续让他做官。就在这时候,蜀国的丞相陈庄谋反,杀死了蜀侯通过,秦武王和魏襄王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派秦国大将甘茂讨伐陈庄,平定蜀国的叛乱。成功之后,秦武王就把张仪和魏章驱赶出了秦国。
秦武王虽然力大无穷,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但是他也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在位三年间,他重用具有深远谋略的甘茂,让在他的统帅下,秦国攻克了韩国的重要城池宜阳,共斩首了六万韩军,取得了一场大胜。之后又乘胜追击,夺取了武遂,当时韩国的国君韩襄王被迫到秦国谢罪求和。
说起来秦武王的死亡也很离奇,据说他是因为在与人比试武力的时候伤到了筋骨,在不久之后便去世了,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三岁。一个国君因为与人比试力气而死去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了。
扁鹊见秦武王
扁鹊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神医,他原本姓姬,秦氏,名缓,子越人,因为他的医术在当时可谓冠绝天下,于是人们就用上古黄帝时的神医“扁鹊”来称呼他。他是中医学切脉诊断方法的奠定者,著有医学典籍《难经》。扁鹊曾经给当时的很多位君王看过病,也留下了很多有趣的典故,比如说他见秦武王时发生的故事。

神医扁鹊
有一天,扁鹊去拜访秦武王,武王就让他看看自己的身体到底生了什么病,并请他给自己进行治疗。但是身边的大臣们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说武王的病是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扁鹊虽然医术高超,但是未必就能治好武王的病,弄不好还可能导致耳朵听不清,眼睛也看不清楚。武王把这话传达给扁鹊之后,他大为不满,还把给武王治病的石针扔到了一边,他接着说道:“君王先是和懂医术的人商量怎么治病,又和对医术一窍不通的人一起讨论,干扰了我治疗,如果您像这样治理秦国的政事,很有可能会把秦国带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这个典故给我们的启发在于: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应该按照科学的规律行事,听取在某一方面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随便问一个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一无所知的人,这样不仅做不好事情,反而可能会使我们处事不当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这个典故中,扁鹊作为一名医者,在处事方面所体现的智慧和见识让我们不禁对他另眼相看。
秦武王谓甘茂曰
秦武王谓甘茂曰,是一篇出自于《战国策》秦策二的一篇历史小散文。这个故事究竟讲的是什么呢?我们又能学到些什么呢?
秦武王画像
秦王曾对甘茂说想进攻三川,取代周室的地位。甘茂决定要去跟魏国联合起来一起去攻打韩国,这时甘茂带着向寿出使魏国,甘茂对向寿说:"你回去禀告大王,魏王已经同意了我的请求,但是希望大王暂时不要攻打韩国。"向寿将这话告诉了秦武王,武王就在息壤迎接甘茂。武王问去甘茂为何不能攻打韩国的原因,甘茂对武王说了原由,是因为如果要攻打韩国的话就要先攻下宜阳,宜阳是韩国的大县,实在难以攻打下来。后来甘茂说如果将来自己攻打宜阳时,就凭樗里子等人和韩国的关系一定会有非议,因为怕武王不相信自己,认为攻打的军工全部都在自己的身上,所以甘茂和武王就在息壤签订了一份盟约。结果在甘茂攻打宜阳时花了5个月的时间都不能攻打下来,果然樗里子等人都有了非议,但是武王想起盟约还是选择了相信甘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就是生活在一个通过传播来交流的世界,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些成语被先人说出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像甘茂攻打宜阳时,樗里子作为秦王族的人为了自己和韩国的关系,还是在武王面前说甘茂的坏话。因为武王不能够亲自去证实樗里子说的东西是不是正确的,所以能做的就只是选择相信甘茂,而甘茂早就知道了樗里子会在武王面前说些谗言,早有准备,在息壤与武王签订了合约,这样武王就算是对甘茂放心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