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故里之争 炎帝陵墓所在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炎帝故里由于时间久远一直没有确切的定论,大家各执一词,争论不止。光是主流的说法就有四种:陕西宝鸡、湖北随州、山西高坪、河南华阳。这些地方处于黄河流域周边,上古原始部落经常迁徙流动,所以炎帝很可能都在这些地域活动过,并有遗址留存。下面讲述炎帝故里四种说。

小知识:炎帝故里之争 炎帝陵墓所在

炎帝故里之争 炎帝陵墓所在

时间:2016-03-12 07:08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炎帝故里由于时间久远一直没有确切的定论,大家各执一词,争论不止。光是主流的说法就有四种:陕西宝鸡、湖北随州、山西高坪、河南华阳。

这些地方处于黄河流域周边,上古原始部落经常迁徙流动,所以炎帝很可能都在这些地域活动过,并有遗址留存。下面讲述炎帝故里四种说法的文献记载依据以及炎帝陵墓位置所在。

炎帝故里之争

炎帝故里的分歧争执起于汉代,第一种说法是“陈仓”,即今天陕西宝鸡;第二种说法是“历国”,即今天湖北随州;宝鸡说侧重于炎帝传说,随州说侧重于神农传说。

经过两千年的学术争论,炎帝故里非但没有形成一个共识,反而纷争复杂化,相继又有山西高坪说、河南华阳说,四说纷争。

历史上四说各执的理由:

第一种说法:陕西宝鸡。春秋末年左秋明所著的《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炎帝故里图像

炎帝故里图像

东汉《春秋纬元命苞》:“少典妃女登游于华阳,有神农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支持者认为宝鸡境内有“姜水”也有“常羊山”地名。此为历史教科书上正统说法。

第二种说法:湖北随州。《国语·鲁语》:“昔烈山氏(厉山氏、历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

东汉学者郑玄注:“厉山氏,炎帝也”。随州在汉以前已有历山(厉山)古地名存在并沿用至今。

郦道元《水经注·漻水》又载:“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相传父老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所以湖北随州说也是支持者甚众。

第三种说法:山西高坪。《元和郡县志》曰:“神农城在羊头山,山下有神农泉”。高坪正好有羊头山古地名。再者,高坪还有宋、明以来的“炎帝宫”、“炎帝庙”及其古碑和多处相关古地名作证。

第四种说法:河南华阳。河南学者认为陕西说所持的“少典妃女登游于华阳”的“华阳”是指河南的华阳古国。

《水经注·渭水》:“《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是其地也”,说明炎帝出生河南华阳;加上黄帝故里也在河南,按《史记》说法炎帝、黄帝是同母所生的两兄弟,炎帝故里当然在河南。小编认为这种说法最不靠谱,牵强附会而已。

炎帝故里的四种说法谁也不服谁,至于还在争吵,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平息的现象。暂且略过,让我们来看看炎帝的两处陵墓所在。

炎帝陵墓

炎帝陵墓第一处:炎帝陵。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的鹿原镇境内。此处洣水环流,古树参天,景色秀丽。

炎帝陵墓

炎帝陵墓

关于炎帝安葬地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

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

炎帝陵自宋太祖干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毁屡建。

炎帝陵墓第二处:炎帝祠。炎帝祠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境内常羊山上。是炎帝的陵寝,为炎黄子孙拜祖祭祀的主要场所。

《国语·晋语》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在宝鸡地区,这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代,中国古地理学家评道元就明确地写人《水经注》中。

明代天顺五年《一统志》记载:“姜水在宝鸡县南。”即今宝鸡市区渭河南姜水边的姜氏城。宝鸡市区渭河南有浴圣九龙泉,泉上有唐建神农祠,祠南蒙峪口有常羊山,常羊山有炎帝陵,均在渭滨区益门乡境内,都是众民百姓祭祀先祖炎帝的场所。

宝鸡民间春节正月11日集会九龙泉祭祀炎帝诞辰;每年7月7日集会天台山祭奠炎帝死葬。

炎帝故里四说纷争不断,主要是因为利益二字。小编认为炎帝故里所在,陕西宝鸡说、湖北随州说相对可信,之后的两种说法太牵强,利益的因素太重。至于炎帝陵所在,小编觉得炎帝死后可能是葬于炎帝陵,而炎帝祠则是作为炎帝出生地而建造祭祀。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炎帝故里之争 炎帝陵墓所在”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