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孟昶的简介 孟昶的诗词
后蜀孟昶
后蜀孟昶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末代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鲜有的文化皇帝。孟昶出生于公元919年,原名是孟仁赞,表字保元,一生中曾经有过很多的贡献,孟昶即位初期的时候,也曾是想要过励精图治,让国家变得国富民强、国泰民安。但是最终还是事与愿违,终于被北宋大打败了,随后孟昶被封为了秦国公,但是孟昶还是因为心中的断肠郁结死去,终年47岁(公元965年)。

孟昶图片
孟昶出生于太原,关于他的母亲素来都是颇受争议的,孟昶的母亲本是李存勖的妻子,后来被送给了孟知祥,孟昶是孟知祥的第三个儿子。根据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孟昶原本是无缘登基成为皇帝,但是在公元934年,孟知祥称帝,孟昶的战功显赫,因而孟知祥权衡再三才立孟昶为太子。待孟知祥驾崩之后,朝中的重臣便开始了辅弼孟昶登基成为新帝。
后蜀孟昶登基之后,的的确确是做了很多有助于国家建设的事情,早年的时候,孟昶听从了朝中大臣的建议便果断地制止了后宫中的妃嫔选举。后来朝中多有奸佞之人,并且有很多人都是先帝在时的老臣,然而孟昶还是义无反顾地逮捕了奸邪之人。
但是,孟昶后来也因为后周的进攻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最终国中还是相安无事的。随后不久,北宋便开始了攻打安逸的后蜀。终于后蜀国破家亡,孟昶只能沦为了亡国之君。孟昶虽然是亡国,但是他一生中的成就还是颇大的,尤其是在儒学的发展中,孟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孟昶怎么读
孟昶是我国五代十国的后蜀末代皇帝,他的一生中可以用一个“传奇”来形容,前期的励精图治到后期的贪图享乐,孟昶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是褒贬不一的,许多人都只记得孟昶和花蕊夫人之间缠绵缱绻的爱情故事,但是对于孟昶这个人就有很多的不解。其中尤其是对于孟昶怎么读,便有很多人就不知道,许多人都会误读为“mengxu”(因而也有很多人会错写成孟旭),但是实际上孟昶的读音却是“mengchang”。

孟昶画像
孟昶的昶字共有两种读音,其一是“chang”第三声,另一种是第四声,这个字在中国汉字中一个极好意思,就是“白昼时间很长”的意思,主要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永日”即为“昶”,象征着光阴时寸亘古不息;还有一种意思既是“舒服”的意思,但是在孟昶的名姓中显然选用的是第一种意思,先蜀皇帝对孟昶显然是寄予了厚望的,因而在众多的汉字之中选择了一个“昶”字。在《说文解字》中,也有关于“昶”字的权威解释,同样也是从日和永两个字入手的,其中认为“昶”为会意字,有一种日长的意思。孟昶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表现出后蜀国家中对于国家社稷的希望,孟昶可以说是深得父皇的宠爱。
孟昶中的昶字并不很难读的,一般而言只要是把握住了昶的构字结构,就能够很轻松地区分出来了并且知道孟昶怎么读了。其中孟旭中的旭字与昶字有相近之处,但是显然不同于昶字的意义深厚以及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希冀。
孟昶的诗词
孟昶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的亡国之君,与其说他是一个帝王,到还不如说他是一个游走在宫廷之中的文人雅客。孟昶虽然因为亡国之痛,最终凄怆死去了,但是他的诗词却始终被后人传颂着,或抒发心中的万般无奈的怅惘之情,或描绘着心中对于世人无常变迁的兴亡感慨,或寄予着对于佳人的万般怜爱之意,或吟咏着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孟昶画像图
孟昶的诗词风格婉约清秀,字句珠玑,措辞精致,华美却不妩媚,含情却不尽露,诗意却不写真。孟昶的诗词主要还是以辞藻华美的文艺诗词为主,孟昶喜欢为后宫佳丽写诗词,主要便是为花蕊夫人写诗词了,最为著名的便是收录在《全唐诗》中的《避暑摩诃池上作》。其中的诗词佳句历来都被人称为是宫词中的经典之作,从这首诗词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孟昶对于花蕊夫人的偏爱之情。其中的风景极为的美丽,而且其中的描绘的场面也是极为的美丽至极的,便是孟昶当年和花蕊夫人一同前去摩诃池避暑的场面,但是这首词中孟昶不单单是表露出心中的爱恋之情,同时也是表达出了心中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尽伤感之情。
孟昶的诗词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孟昶只关心文艺却不关心政治,但是孟昶的诗词在如今却有着极大的艺术价值,对于今天我们研究五代十国时候的风情也有着莫大的帮助和意义。
孟昶对联
孟昶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末代皇帝,他被人称为“文化”皇帝,可以说他的一生中在我国的文化发展上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对联”的影响最为深远。孟昶可以说是中国对联的始祖,他的一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便开辟了中国对联的局面,可以说中国的春联便是由此而来的。

孟昶图片
孟昶对联最为出名的便是上面那一句了,根据史书记载是孟昶写于后蜀灭亡的时候,孟昶即将前往北宋的一年除夕夜之时(即公元964年),孟昶让大学士把那一联对联张贴在寝宫的门上面,可以说是孟昶对于新年到来的无比热忱了,同时也带着无尽的期盼。
但是关于孟昶对联中的寓意却是莫衷一是的,有些学者认为孟昶虽然开创了对联,但是孟昶的对联就好像是一个悲剧的暗示,根据历史的记载,孟昶写下中国第一副对联的时候是在公元964年,但是公元965年,孟昶就亡国了,亡国之后,不出数日,孟昶便不幸死去了。因而可以说是那副对联并没有给孟昶的治理国家带来丝毫的福气,但而是无尽的亡国不幸。
孟昶对联并不多,至今依旧为人熟知的便是孟昶写下的第一副对联了,孟昶的对联形式和格式与今天的标准对联要求都是完全符合和吻合的,因而孟昶被后人称为是对联的始祖,孟昶的对联也受到了文化界很高的评价以及肯定。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