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简介 林森与蒋介石的关系
林森简介
林森原名林天浩,1868年生人,字长仁,号子超,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虎洞老樵、啸余庐主人。是福建林森县也就是今天闽侯县人,他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

林森照片
林森出生在一个商人世家,所以家境还可以,他9岁时开始入学堂读书,在当时的年代能够进入学堂读书已经算是家境比较不错的了,很多人家小孩是读不起学的。1881年林森进入鹤岭英华书院,1883年时他就考入台湾中西学堂电科。毕业之后他留在了台北电信局工作,是一份比较安稳的工作。但是当时时局的动荡让任何人都无法安稳,1895年,这一年宝岛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林森加入了抗日的战线,无奈当时的中国实在太脆弱,最终以失败告终。失败之后林森回到了母校英华书院教书育人。
1898年林森再一次去到台湾加入兴中会,并且考取了台南地区法院嘉义支部通译,积极的联络岛上爱国志士,进行反清抗日活动,可见林森的一颗爱国之心。1899年日本开始在台湾追捕这些反清抗日人士,林森被迫又返回闽侯。1902年考入上海海关任职,组织旅沪福建学生会。
民国初年之时任南京国民临时政府参议院议长,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任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外交部部长。在革命时期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1943年8月1日在重庆因为车祸去世,享年75岁。
林森 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有一名主席连任12年,在外人看来近乎完美。他就是林森,为何说林森在外人看来近乎完美呢。因为林森一生都奉行着三不原则,就是终身不贪、不腐、不色,说句实话很多说的出名号的领导人都是会有好几段婚姻,但真的像林森这样因为年轻时候的一段感情而终身不娶的真的非常之罕见,也可以窥见林森的人品之高尚。

林森照片
虽然林森做了12年的国民政府主席,但是很多人都说林森其实就是蒋介石的傀儡,林森虽然说是主席,但他并没有什么权利,真正的大权还是在蒋介石的手上。那林森蒋介石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有人说林森就是1932年蒋介石按在国民政府主席的位置上,蒋介石让他做主席就是给自己树立一个民主的招牌,据说连林森自己都嘲笑自己为监印官,就是没有实权只能替人做事,作为一个噱头一种借口。也难怪现在的人没有几个可以记得住林森,因为在当时人们也不怎么呢尊敬林森,甚至有的都会嘲笑挖苦与他。而且蒋介石并不阻止这样的情况发生,甚至自己也会挖苦林森。林森虽然没有权势,但好歹也是一个国家主席,就这样被民众挖苦,不得不说这也是蒋介石的纵容与授命。在新闻界,对于林森的调侃更为过分,一次一家媒体报纸居然刊登了这样一个对联:“林子超,主席国府,连任国府主席,林子超然,大意就是林森什么也管不了,是一个超然的大废物。
林森故居
林森故居位于于福建省闽侯县祥谦镇凤港村,原先还是明代风格的建筑,直到1990年的时候,林森故居有些坏损,于是族人决定出资修建。重建了之后虽然在格局上与原先的有些相同但在材质与结构上都略有变化。

林森人物画像
现在的林森故居为单进砖木结构建筑,大概有三间房间的长度,深有四间房屋的深度,木头架构是穿斗式,双坡顶,两边是用墙砌起来的。林森故居的前面为天井,左右两边各自建立了两排房间,占地总面积为230平方米。在1989年时,林森故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森虽然一生辗转于各个地方参加革命,但是对于老家还是有很多的感情。林森去到台湾读书,因为所学专业关系就留在了台北工作。可是1895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陷进了非常耻辱与无能的时期,连宝岛台湾都被分割给日本,这是怎样的耻辱。林森在台湾时期就加入过抗日战争,奈何清政府的无作为,民间自发组织的抗日战争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次的抗日失败之后,林森的选择是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的母校,教书育人。后来来回回又回过台湾,去过美国,但林森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一点也没有减少。
林森故居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有兴趣的人们在去福建的时候顺便也可以去林森故居看看,感受一下民国时期的文化。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