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的生平介绍 姜维的故里在哪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姜维简介姜维基本信息数据来源:历史百科-姜维中文名姜维别名姜伯约国籍/朝代三国国号蜀汉职业将领民族汉族出生地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出生日期202年逝世日期264年封号开明王(西魏追封)爵位当阳亭侯,平襄侯主要成就洮西大破王经代表作品《蒲元别传》家庭成员姜冏姜。

小知识:姜维的生平介绍 姜维的故里在哪

姜维的生平介绍 姜维的故里在哪

时间:2016-03-12 08:04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姜维简介

姜维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姜维

中文名姜维

别名姜伯约

国籍/朝代三国

国号蜀汉

职业将领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

出生日期202年

逝世日期264年

封号开明王(西魏追封)

爵位当阳亭侯,平襄侯

主要成就洮西大破王经

代表作品《蒲元别传》

家庭成员姜冏

姜维,生于公元202年,卒于公元264年,享年62岁。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少时和母亲同住,父亲姜冏战死之后,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后期为蜀国名将,官拜大将军,在蜀国位高权重。

姜维剧照

姜维剧照

姜维本是魏国将领,但是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姜维在诸葛亮的离间计之中,被魏国怀疑有异心,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靠了蜀国。他深受诸葛亮的重用,传承了诸葛亮的衣钵,在诸葛亮死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后期,随被费袆等人猜忌,兵权有所削弱,但是在费袆死后,姜维可谓是独揽军事大权。

诸葛亮死后,姜维依旧率领蜀国军队北伐曹魏,大胜两次,小胜四次,更有其余小败几次,不过总体上来说算是胜多负少。不过蜀国朝中有人反对姜维的北伐,毕竟蜀国在诸葛亮死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战争消耗国力,蜀国只会越发的虚弱。

之后,姜维被偷袭之后,大势已去,刘禅举国投降。姜维却不甘心,他假意投降魏国将领钟会,希望可以策反钟会,以钟会反叛魏国来赢得蜀国的生机。但是钟会反叛失败,被部下所杀,而姜维在一边看到大势已去,提剑自刎。

姜维有勇有谋,可是蜀国当时已经国力衰弱,一时的假意投降并不能改变什么,魏国兵强马壮,蜀国就算能阻挡一阵,但也只是强弩之末,最终的结局已经不会变了,所以姜维才知道钟会反叛失败,蜀国再没有机会了。

姜维故里

据传,三国时期蜀国后期的大将姜维故乡在今甘肃省的甘谷县。而在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有一座姜维的衣冠冢,是当时故乡人感于姜维爱国的精神为其建立的。

姜维故里

姜维故里

姜维,字伯约。他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孝顺有加。少年时期,博览群书,有胆识,才智也过人,希望可以统一中原。本来是魏国的将领,只是被诸葛亮用离间计之后,在魏国颇受猜忌,无奈之下投降蜀国。期间,姜维母亲更是去信当归,意思是姜维应当回归魏国,可是当时的姜维已经开始效忠蜀国,他认为他有远大的志向,不应该被困于一处,于是给母亲回信一味中药远志。

只是,姜维虽有远志,奈何没有遇到良主。他在蜀国崭露头角的时候,诸葛亮已经身亡,蜀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军师后继无人,武将也只有寥寥的数人,并且多是老将,老将相继逝世之后,蜀国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将领。

姜维开始北伐,前前后后一共进行了十一次,也将魏国挡在秦岭一线,但是蜀国的国力不足以支撑长久的战争,第十一次北伐之后,姜维失败,并且和朝中的重臣也有隔阂,所以已经没有更多的经历进行北伐了。

之后,刘后主举国投降魏国,蜀国灭。姜维有心救援,却计策失败,不仅没有给蜀国带来机会,他自己也自杀身亡,死后更是被剖腹挖心,死状凄惨。尸身埋于四川,故里也只能建立一座衣冠冢。

姜维后人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不仅勇猛有余,才智也过人,但是据史书记载,他似乎没有留下子嗣,但也有说,他似乎也有一个女儿一直处于隐居,所以应该还是有后人留下的,只是,按照历史来讲,姜维留下子嗣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姜维形象

姜维形象

当时,姜维是魏国的将军,诸葛亮看上了他的能力,意欲招降,可是姜维却拒不投降。后诸葛亮使用离间计,魏国猜忌姜维,并不听姜维的解释,姜维无奈之下也只能投降蜀国,投降之后,他便开始一心一意的效忠蜀国,即使他一直相依为命的母亲给他写信,寄了当归,他也只是回以远志罢了。

只是后主刘禅却举国投降了魏国,并下令要求蜀军投降。姜维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假意投降,并取信于钟会,挑拨钟会和邓艾之间的关系。希望利用钟会的反叛,给蜀国东山再起带来一丝机会。但是反叛最终失败。钟会被杀死,姜维也自杀身亡,而史书中记载,姜维死后,其妻子等也一起伏诛。

也就是说姜维并没有后人传下来。 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姜维在魏国已经娶过妻子,而后面伏诛的那些人是姜维投降蜀国之后再次取的妻子,和诞下的孩子。所以之前姜维的妻子,也曾生下过孩子,可能这一部分却被世人忽略了。也就是说姜维还是有后人留下来的,只是这一说法也没有过多的佐证,所以并不能当真。 三国大将姜维,竟然没有后人或者即使有也只能隐世生活,不可谓不让人欷歔。

姜维庙

姜维庙坐落于四川省剑阁县,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的地方。而姜维庙被人津津乐道的确实一副对联。雄关高阁壮美观,捧出热血,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这是姜维庙上的一幅对联,寥寥数十个字,道尽了姜维的一生。

姜维庙

姜维庙

上联无非是说姜维对蜀国的一片忠心。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举国投降之后,姜维却宁死不从,后来假意投降魏国大将钟会。策反钟会谋反,希望能为蜀国求得一线生机,东山再起。不过钟会的谋反却失败了,钟会被部下杀死,姜维也自杀身亡,死后甚至被剖腹,发现姜维胆比较大。这就是上联捧出热血、披开大胆的意思。

下联虚怀远志,空寄当归,说的是姜维的母亲在知道姜维投降蜀国之后,给姜维去信,寄了当归,意思是姜维应该回来魏国。姜维自小和母亲一块生活,颇为孝顺,本来应该听从母亲的教导,但是这次姜维却违反了母亲的意思,回寄了一份远志。意思是姜维胸怀大志,不在当归。

诚然,姜维志向不小,但却没有遇到良主,他投降蜀国之后,蜀国已经渐渐走下坡路,诸葛亮死后,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慢慢的都没有能堪当大任的新人,刘后主也没有远大的志向,投降魏国后,乐不思蜀。

姜维纵然心有蜀国,却奈何力不从心,在策反钟会失败之后,自刎身亡,却被剖腹挖心,实在是可悲可叹。

姜维墩

姜维墩遗迹在今甘肃省临洮县的城东岳麓山顶。地势颇高,可以俯瞰整个临洮县和周边的5公里范围。规模是南北长度为22米,东西宽度为14米,高度为10米,中间的夯层厚度为0.14米。

姜维墩

姜维墩

姜维墩并不是三国时期姜维建造的,姜维墩和其100米左右的另一个墩台都是建造于秦汉时期,是秦汉时期的烽燧,后世多加修葺沿用,是陇西郡治最高的瞭望台。之所以被称为姜维墩,是因为姜维北上伐魏的时候,多次取道于此,因此得名。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后期的大将,是诸葛亮衣钵的传人,可是他是武将出生,智谋毕竟不及诸葛亮,诸葛亮身亡后,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在公元238年多次进行北伐,动摇了蜀国的根本。

不过在北伐途中,姜维胜多负少,消耗也是蜀国轻于魏国,但是两国实力本就悬殊,虽然蜀国的消耗较轻,但也动摇了国之根本,而反观魏国,却可以支撑这样的长久战争。姜维在第十一次北伐失败之后,整个蜀国也走向了灭亡。

刘禅举国投降之后,姜维假意投降钟会,招降钟会,让钟会反叛,意图给蜀国谋取一线生机,东山再起。但是钟会反叛失败,被部下所杀,姜维自然也跑不了,甚至在死后被剖腹挖心,一代名将,死的凄惨,连尸身都被魏国下令不得安葬,只有忠心的部下偷偷的取回衣物,埋葬于姜维的故里,一处衣冠冢,埋了一代英雄。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姜维的生平介绍 姜维的故里在哪”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