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李贽生平资料简介 李贽怎么读
李贽是明朝的文学家、思想家,在心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属于泰州学派的心学分支。他的思想鹤立独行,是一个有争议的人,敢于批判传统的儒学经典,抨击了很多当时的权威。李贽的孤傲不羁、敢于直言的性格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明代李贽生平资料简介
李贽是明朝时期的人,主要生活在嘉靖、万历年间,原名林载贽,字宏甫,卓吾是他的号,别号有龙湖叟、温陵居士等,是当时的进步思想家和史学家。

李贽画像
李贽出生于1527年的南安,相当现在的福建一带,当时那一带的工商业在全国算是发展得比较好的。李贽的祖先出过富商,不过到了父辈就没落了,父亲是教书先生,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知识和礼仪。李贽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单亲家庭长大的他从小就独立,不拘小节,豪放不羁。
李贽天赋奇才,在嘉靖三十一年的时候考中了举人,但是他却没有再往上考进士,致使后来一直都局限于小官的行列。李贽先后担任国子监博士、刑部员外郎、姚安知府等职位,所得的俸禄比较少,事情也不多,养家糊口都很困难。自身性格的关系,李贽很不喜欢官场的那一套,每次处理完公事就专心研究学问,也不懂得跟同级或上下级的人搞好关系,很不受上级待见。不过在为官期间,李贽接结识了耿氏兄弟、焦竑等人,并见到了王阳明的徒弟王畿和罗汝芳,接触到了心学,并拜泰州学派的王襞为师。
李贽在做了二十年的官后,觉得太压抑,没有自由,就辞官了。之后他带着家眷投奔了耿定理,因为与耿定理的各个意见不合,所以在耿定理去世后就离开了。1585年,李贽定居到了麻城,把家眷送回家乡,开始安心著书,写下了很多著作,也曾一度遁入空门。
1602年,张问达受沈一贯的指使诬陷李贽蛊惑民众、意淫乱世,李贽被逮捕,他写的书也被烧毁。皇上并没有要杀他,只是命人带回家乡看管。但是崇尚自由的李贽忍受不了管束,在牢里自杀了。
李贽怎么读
李贽的全拼是lǐ zhì,“贽”读第四声,是一个形声字,从“执”声,下面有一个“贝”字,说明跟钱财有关,原意指第一次拜见别人送给对方的礼物,可以组成贽币、贽宝、贽礼等词。“贽”跟“然”组成的贽然指站立不动状态。“贽”还有掌握、手拿着的意思。
李贽虽然为一代思想家,但是他过于开放、另类的个性在封建时代饱受争议,一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没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这样一个思想上的伟人,在当时是少有的先进分子,却不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倔强的他不堪被看管,毅然选择结束掉自己的生命。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