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的生平简介 贾谊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贾谊的文章是他被后人时常议论、赞赏的出发点,但是文人每每叹息到后来就是可惜汉文帝没有对贾谊进行重用。贾谊的一生有起也有落,但是他依旧是忠君爱国的文人志士,他总是总结前人经验来警示统治者,他虽然人生短暂,但他的思想永存,那么贾谊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贾谊的生平简介
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人称贾生。贾谊是洛阳人,少年时期就很有才气,是荀子学生张苍的得意门生。贾谊的著作《过秦论》是我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所以对贾谊不陌生,却不熟悉。贾谊和屈原合称为“屈贾”,因司马迁为屈原和贾谊写了一篇合传,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那么贾谊的生平是怎么样的呢?

贾谊塑像
贾谊出生于公元前200年的洛阳,后来在汉高帝时以诗文闻名,当时河南郡守吴公(是李斯的学生)对他十分器重,所以贾谊协助吴公治理河南郡。后来汉文帝听闻河南治理有方,就把吴公升为廷尉,吴公向汉文帝举荐了贾谊。当时贾谊以21岁的年纪成为博士中最年轻的一员。由于贾谊的表现十分出彩,一年之内就做了太中大夫,提出各种为政措施,但是遭到了许多人的嫉妒,所以在公元前176年,贾谊被流放到了长沙做太傅,故人称贾长沙。
后来文帝又再次召他回长安,把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梁怀王交给了贾谊。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坠马死亡,贾谊常自责,在次年就病逝了,年仅33岁。
贾谊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贾谊的思想是集儒家、法家和道家于一身的。西汉初期,儒家被推向政治前段,构建以仁礼结合的政治环境,贾谊的过秦论就认为秦的灭亡就是“仁义不施”,所以汉朝想要长久就要实行仁政,其主要内容就是爱民。

贾谊画像
贾谊其实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当时西汉初期社会安定,但是他看到了这个平静背后隐藏着社会危机,所以在西汉七国之乱中他建议各个诸侯国相互制衡是很有远见的。还有当时他倡导以礼治国,也是为维护汉朝的皇权专制。当然贾谊不是纯正的儒生,在解决中央政权与诸侯国的关系中,贾谊认为需要依靠法制,仁政只能对民而言。还有在儒家的道理伦上吸收了道家的思想,认为道为万物之源,德由道生,这种思想后来为董仲舒“独尊儒术”吸收道家学说提供了思想依据。
贾谊的一生虽然没有被统治者委以重任,但是他的建议还是被重视的,文帝时期做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对西汉王朝的长盛九安有重要作用。贾谊人生短暂,但是他思想的花火点燃了儒家的繁盛。而且贾谊的文学建树也是成绩斐然的,后代苏轼、王夫之、鲁迅、毛泽东都对贾谊十分敬佩。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