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怎么读 伊尹之志是什么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伊尹怎么读“伊尹”这个名字读作yīyǐn。“伊”和“尹”两个字都可以作为姓氏。“伊”一般是指第三人,即他或者她的意思,这里就是姓氏。而“尹”一般有治理的意思,也常常用来当做官职的名字,比如府尹。“尹”字伊尹是夏末商初人,据说他的母亲住在伊水,所以他姓伊。

小知识:伊尹怎么读 伊尹之志是什么

伊尹怎么读 伊尹之志是什么

时间:2016-03-12 08:24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伊尹怎么读

“伊尹”这个名字读作yīyǐn。“伊”和“尹”两个字都可以作为姓氏。“伊”一般是指第三人,即他或者她的意思,这里就是姓氏。而“尹”一般有治理的意思,也常常用来当做官职的名字,比如府尹。

“尹”字

“尹”字

伊尹是夏末商初人,据说他的母亲住在伊水,所以他姓伊。至于“尹”,这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在建立商朝后的官职名,位同右丞相。伊尹原名挚,小名阿衡,父母都是有莘国的奴隶,一个烹饪一个养蚕,所以他从小也是一个奴隶。虽然如此,伊尹从小聪慧好学,在劳作之余努力学习,不仅学到了父亲一身厨艺而且成为了贵族子弟的老师。伊尹也因为研究尧舜治国之道而声名远播。

商汤知道伊尹后求贤若渴,三番五次带着厚礼前来聘请,甚至把他比作自己国家的良药,可惜有莘王担心商汤得到伊尹后会对自己国家不利一直不答应。最后,商汤只能迎娶有莘王女儿的方法,让伊尹以陪嫁奴隶的身份前来辅佐自己。

得到伊尹后,商汤十分尊敬他,奉他为师,而伊尹也以一身才华报答,辅佐他讨伐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又在他死后辅佐他的子孙后代。伊尹死时100岁,而他在商朝为相有五十余年,把半辈子花在了辅佐君王治理商朝上,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商朝也在他的手里,从初建时的弱小国力不断强大,所以他是历史上一代名相。

伊尹之志

“伊尹之志”指伊尹那样的志向或者意图,出自《孟子》。原文是有人以伊尹放逐太甲后重新扶立他的故事来询问孟子,贤臣遇到君主不够贤明,是不是本来就可以把君主放逐。孟子回答,如果大臣有“伊尹之志”就可以,如果没有那就是篡位。

伊尹石像

伊尹石像

伊尹是辅佐商汤讨伐夏朝建立商朝的开国功臣,官至右丞相,而且一直是帝师的身份。他为相共五十余年,经历是商朝五位君王,太甲就是其中之一。太甲是商汤的孙子,商朝第四位君主,因为之前三位都英年早逝,刚建立的商朝政治并不稳固,所以伊尹把希望寄托在太甲身上。

然而太甲即位后,却辜负了伊尹的期望,不仅不继承一直延续的德政反施暴政,还肆意破坏商朝的法制。对于伊尹的多次劝谏,他都根本没有听进去。于是,伊尹果断将太甲废黜,把他放逐到商汤的坟墓中去。期间,商朝由伊尹掌管并治理。太甲被放逐后开始改过自新,在墓中一边缅怀祖父的功绩,一边努力学习。三年后,伊尹见太甲已经和过去判若两人,就亲自把他接回,恢复了他的王位,自己重新成为臣子。

由此可见,伊尹放逐太甲是出于他为太甲为商朝的考虑,而非为了个人,所以他才会在太甲改过后重新交还大权。太甲重新即位后重新实施德政,商朝国力恢复,这正是“伊尹之志”。

三国时期,卢植曾经对想要废少帝立献帝的董卓提过“伊尹之志”,这大概是大多数人是知道这四个字的来源。

伊尹论

《伊尹论》是苏轼的一篇议论文。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堪称宋朝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最出名的诗词,议论文也是苏轼的拿手好戏之一,相比起《伊尹论》,他的《贾谊论》和《范增论》更为出名。

伊尹塑像

伊尹塑像

苏轼的《伊尹论》并没有把伊尹作为全文的评价对象,只是将他作为一个成功的正面例子,文中涉及伊尹的文字也不过两段、四五句话而已。

全文上来就当头棒喝,能做成天下的事的人必然是可以不被外物打动的具有高尚节操的人。第二段,从普通男女、饭菜肉汤、一个乡村说起,推演拓展到王公大人、千金资财、整个天下,说明越是能够不被外物打动的人,能够办成越大的事情。

第三段以孟子评价伊尹的一句话开始,孟子认为伊尹虽然耕作田野,但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是拿整个天下给他,他也不会接受。苏轼由此评价伊尹是一个有完美道德的人,因此才能治理天下。然后他感叹古时候的君子可以拿让高官厚禄来开阔自己的胸襟,而现在的人却在面对的时候迷失了自己。

第四段又以孔子感叹虞舜、夏禹、皋陶相互推让天下的故事开始,认为天下不足以动他们的内心,这正是他们可以得到天下人信任的原因。之后苏轼以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为例,说明伊尹的行为没人觉得过错是因为他这么做是为了太甲和天下,而不是为了自己获得什么好处。

最后,苏轼认为现在有道德的人只知道循规蹈矩不敢为了天下而站出来,这是大错特错的。

伊尹汤液经

伊尹不只是一位贤明的丞相,政治军事方面了得,在医学方面也很有造诣。据传,他发明了汤液,也就是汤药,并且写下了书籍。汉代称之为《汤液经法》,共三十二卷,因为是伊尹所作,所以也叫《伊尹汤液》。

《汤液经》

《汤液经》

从史书可知,伊尹是一名出色的厨师,还是一个医术高超的巫师。据称他发明汤药和他的厨艺也有莫大关系,传说在一次做汤的过程中他突发奇想,把中草药当做食料来熬来煮,从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药汤液。这一故事在后世的医学界广为流传,他的《伊尹汤液》被归于经方派,内容主要是以方剂为主。后来,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其他许多医学书都引用借鉴了许多伊尹书中的药方,而且引用许多。可惜,该书据说在唐朝以后就失传了,所以无从知晓该书的原文如何。

虽然也有人认为汤药只是在伊尹在世时开始盛行,而非他本人发明,但大多数人都坚信伊尹发明了汤药这一点。因此,人们认为伊尹的《汤液经法》是中医方剂学的基础,认为现在中医仍然一直在使用的经方的源头就在这本书。伊尹也被中医们成为“亚圣”,在医学家朝拜的庙宇祠堂里常有伊尹的塑像,甚至有人把他与黄帝、神农并称为“三圣人”。

民国时期,有一位杨绍伊先生希望还原《伊尹汤液》的原貌,他根据一些引用该书的中医经典为根据,把伊尹的内容整理出来,重新编写成一本书,取名《汤液经》。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伊尹怎么读 伊尹之志是什么”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