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的父亲是谁 载沣的儿子是谁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载沣简介载沣基本信息数据来源:历史百科-载沣中文名爱新觉罗·载沣别名字伯涵,亦云,自号“书癖”外文名【其他语言】ZaiFeng·Aixinjueluo国籍/朝代清朝职业监国摄政王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出生日期1883年2月12日逝世日期1951年2月3日信仰佛教爵位醇亲王主要。

小知识:载沣的父亲是谁 载沣的儿子是谁

载沣的父亲是谁 载沣的儿子是谁

时间:2016-03-12 08:27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载沣简介

载沣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载沣

中文名爱新觉罗·载沣

别名字伯涵,亦云,自号“书癖”

外文名【其他语言】ZaiFeng·Aixinjueluo

国籍/朝代清朝

职业监国摄政王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

出生日期1883年2月12日

逝世日期1951年2月3日

信仰佛教

爵位醇亲王

主要成就晚清监国摄政王,1909-1911年中国实际最高统治者

代表作品《醇亲王载沣日记》

家庭成员爱新觉罗·奕譞,刘佳氏,瓜尔佳氏,爱新觉罗·溥仪,爱新觉罗·溥杰,爱新觉罗·溥倛,爱新觉罗·溥任

爱新觉罗·载沣,生于1883年,卒于1951年,字伯涵,号为静云,晚年因为自号“书癖”而改名为载静云。他是清朝道光皇帝的孙子,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的第五个儿子,也是光绪皇帝载湉同父异母的弟弟,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的父亲,可以说是真正的皇室成员。他在宣统年间担任监国摄政王,就是实际上的清朝统治者。

爱新觉罗·载沣

爱新觉罗·载沣

载沣出生在当时北京太平湖的醇亲王府,他在七岁的时候承袭了他父亲的爵位被封为醇亲王。到了1901年,他被任命为阅兵大臣和头等专使,专门赶赴德国替清廷为在庚子国变中德国驻北京公使克林德被义和团杀害一事进行道歉。在1906年被命令管理为守卫京城的健锐营事务。虽然说到这个时候,载沣的职位已经是位极人臣了,但是他还没有直接参与到管理国家军事事务的行列中。一直要到1907年,他被授予军机大臣之后才算全面掌握了国家的军事要务。1908年,他的儿子溥仪即帝位,因为溥仪当时太过年幼不能处理政事,于是他被任命为监国摄政王。这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痛苦的时期。

在担任监国摄政王期间,他曾经遭到汪精卫等人的暗杀,险些丧命。之后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清政府已经危在旦夕,在不得已之下,他把军政大权完全交给了袁世凯,之后便卸任了监国摄政王的职位,结束了他一生中最黑暗和痛苦的三年。

在载沣最后的晚年生活中,他一直居住在北京醇亲王府,从不过问任何政事,也不参与任何复辟清廷的活动,甚至在他的儿子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要他也搬过去他也因为忧虑可能落入日本人的圈套而拒绝了。

载沣于1951年安详地病逝于北京醇王府,享年六十八岁。

载沣的父亲

爱新觉罗·载沣,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的父亲,曾经在溥仪年幼不能亲自执政之时,被任命为监国摄政王,他也是清政府在1909-至1911年最后三年间的实际统治者。他的父亲爱新觉罗·奕譞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做出过一定功绩的人物,当时盛极一时的北洋海军便是在他和李鸿章等人的努力下建立起来的。

载沣之父醇亲王奕譞

载沣之父醇亲王奕譞

奕譞生于鸦片战争的爆发之年1840年,他字朴庵,号为九思堂主人和退潜主人。他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也是咸丰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在1850年即道光三十年咸丰继位之后,便被封为醇郡王。在咸丰帝于1861年驾崩之后,因为恭亲王和慈禧太后密谋发动了旨在夺取清朝实际权力的辛酉政变,铲除了顾命八大臣的势力,立咸丰帝的长子载淳为帝,只有名义上的最高统治权,实际的权力则由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牢牢掌控。因为奕譞在政变过程中帮助了慈禧很多,因此慈禧对他十分信赖和器重,先后授予他都统、御前的撒臣和领侍卫大臣的能够重要职务。

到了1875年,奕譞上奏慈禧及慈安两太后,说自己蒙受太后的大恩,选择了自己的儿子载湉为太子,一时之间让我非常惶恐,导致我的老毛病越来越严重,因此希望太后允许我告老还乡。两太后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同意他的请求,罢免了他的一切职务,但是仍然下令他管理菩陀峪陵。

此后奕譞做的最重要的便是建议设立海军了。在1885年,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设置海军衙门,他也被任命为总理节制负责组建海军。他让李鸿章专门负责此事,而李鸿章也不服众望,组建的北洋海军位列东亚第一,世界第九。

1890年11月,醇亲王奕譞因突发疾病而逝世,享年五十一岁,死后定称号为皇帝本生考。谥号为贤。

载沣的儿子

爱新觉罗·载沣,子伯涵,号静云,晚年又自号为“书癖”,改名为载静云。他是清朝道光皇帝的孙子,父亲是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同时也是光绪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曾经在1908至1911年间担任过监国摄政王的职位,是清政府最后三年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一生虽然没有做出过什么重大的功绩,但他能顺应历史的潮流,不贪恋权力,于1911年辞任摄政王,从此不问政事,安心生活,直至1951年安然离世。

载沣长子宣统帝溥仪

载沣长子宣统帝溥仪

载沣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的大长子也就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溥仪。他字耀之,号浩然,先后三次登上皇帝之位。第一次是在1909年,当时还只有三岁的溥仪,被慈禧强迫立为皇帝,由他的父亲醇亲王担任监国摄政王,替溥仪处理政事。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迫于全国山下巨大的反帝浪潮,溥仪不得不退位。此后又在”张勋复辟“的闹剧中当了十二天的皇帝。一直到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东北三省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侵略者邀请他做伪满洲国的皇帝,年号是康德,因此又被称为康德皇帝。在这个位子上溥仪一共做了十一年的傀儡皇帝,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此后的他被苏联军队俘虏带回苏联,在1950年被押解回国,接受学习和改造。后来因为毛主席的特赦令而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直到1967年因肾癌病逝,享年61岁。

载沣的其他三个儿子:次子爱新觉罗·溥杰生于1907年,主要成就在书法方面,曾经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和全国人大名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作品有《溥杰诗词选》、《溥杰自传》;三子爱新觉罗·溥倛只活了三年便匆匆离世;四子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曾经创办北京竞业小学,担任过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晚年发表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等研究清朝晚期的文章,于2015年去世,享年九十六岁。

总得来说,载沣的四个儿子中,一个是末代皇帝,一个是书法家,一个早年夭折,一个是教育工作者,除了早早离世的三子之外,其他三个也算是有一个不错的结局。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载沣的父亲是谁 载沣的儿子是谁”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