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是无赖吗 后人如何评价休谟
休谟无赖
休谟无赖并不是说休谟这个人是无赖,而是他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叫做“无赖假定”,关于这个原则具体是在谈些什么,其实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讲述怎样应对无赖,而是就此展开的哲学的思考。

休谟雕像
在休谟看来,“无赖假定”是的设定,是针对政府,也就是执政人的言论和国家政策而言的。他认为在设定政府机制,建立政府体制同时在给体制中建立相关的制约,监督等等的同时,需要将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假定为无赖,将他们设定在以权谋私的位置上。据此休谟还认为,人的天性中,野心占得比值很大,欲望是非常难以满足的,假定一个人在最底层生活,那么他追求的就是自己所处层面的最顶峰,当然如果达到顶峰,就会去追求更高层面的满足,并且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相应机制对自身的制约。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人们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那么人们的追求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填饱肚子,当然如果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了,那么肯定想要追求更高的东西,以此类推。
这也就是所谓的无赖假定被提出的原因,所以在权利层面上,休谟无赖的观点是制约,进行强而有力的制约,同时还要分权,用来防止一人独大。也正是因为他这一假定的提出,为之后的三权分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形成。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这一观点现在还被人们学习和研究。
休谟的著作
关于休谟的著作,被译成了很多的版本,在不同的国家传阅。其中最主要的是他的《人性论》和《大不列颠史》,就这两本书,以下会进行详细的解说。

休谟的著作《人性论》封面
《人性论》这本书是他在法国完成的,当时他只有二十多岁,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但是在思想上已经极具成熟性。但是这本书在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热情,在这本书后,他又出版了《人性论摘要》一书,也是石沉大海的。为此休谟一度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状态下的生活,再次投身普通大众的平凡生活。当然在现代学者看来,该书是休谟的著作中影响比较大的。
另一本休谟的著作《大不列颠史》则是在他出版《道德和政治论文集》书后,申请在大学里担任教授被拒后才开始撰写的。他写这本书前后一共用了十五年,有一百多万字,分成了六册进行出版。同时也是因为这本书,他认识了很多的启蒙运动哲学家。即使这本书使他认识了很多的人,同时也是很多人知道了他,但是这并没有让这本书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它的诞生并没有引起媒体,出版商以及普通大众的重视,并且还因为该书,让他被教会质控,差点进了监狱。经过多番的努力,休谟被无罪释放,却也因此在此被拒绝了教授申请。
休谟的著作给他带来了不同的人生奖励,甚至于他因为在《大不列颠史》中精彩叙述,被定论为一个历史学家,这也无法改变在最初他的著作不被接受的事实,当然后来著作都是被广泛传阅的。
对休谟的评价
休谟的一生,留下了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学术理论,同时也被后人称之为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对休谟的评价也是林林总总的可以写下几大张纸,这里就不一一详谈了,只列举其中最主要的,被普通大众所认可的。

休谟图片
首先,他是启蒙运动,也是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艾耶尔曾经在他的逻辑实证主义中对休谟的评价是,自己在该文中所提到的观点的来源,是根据休谟的经验主义所得出来的。由此看来,休谟的是思想对人们饿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他也是被人们所高度推崇的。另外爱因斯坦再提及自己的狭义相对论时,也坦言自己在构思时有收到休谟思想的启发。
罗素对休谟的评价是实证主义者,在他看来,休谟的认知中,关于知识从事件的衍生以及感官印象和感觉的数据库所得出来的结论,其实是毫无意义的知识经验所得。
当然休谟的哲学思想并不仅仅是印象和感官,其中波普尔就有指出在休谟的思想中,其理想主义是对于“常识的现实主义”的反驳,同时他也认为现实主义是错误的,为此他在研究得出结论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仍是无法接受的。另外就是胡塞尔提出了休谟的著作中所表现出的特色的现象学,也就是休谟证实的某些感受和其他感受之间的相关性和相互之间的影响,同时将这些感觉集合后所形成的心灵之外的世界。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