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简介 明朝朱棣是怎样篡位的
朱棣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他通过兵变将自己的侄儿赶下了皇位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朱棣在历史上的评价正面居多,虽然他夺得皇位的手段不算光彩但是治理天下的能力毫无疑问是比年轻的朱允炆高明很多的。那么历史上的朱棣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朱棣又是怎样篡夺皇位的?
朱棣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朱棣
中文名朱棣
国籍/朝代明朝
职业燕王,皇帝
庙号太宗(明世宗时改为“成祖”)
民族汉族
出生地应天(今江苏南京)
谥号文皇帝
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庚子年)
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
陵寝长陵
在位时间公元1402年-公元1424年
爵位燕王
主要成就设置内阁,完善中央制度,迁都北京,稳定边疆,发展经济,浚通大运河,开创永乐盛世等代表作品《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家庭成员朱元璋,朱橚,徐氏,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爔朱棣简介
朱棣出生于公元1360年,在朱元璋的儿子中排行老四,亦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任帝王。朱棣称帝后,改年号为永乐,所以后世也称其为永乐大帝。

朱棣画像
朱棣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称帝统一天下,所以朱棣出生于战乱年代,在其成长后更是参与了平定天下的战争。这极大的锻炼了朱棣的治军理政能力,也是他之后不服其侄儿当皇帝举兵谋逆的原因。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公元1402年朱棣兵不血刃夺取当时的大明首都应天府,登基称帝。
朱棣在位期间对内精简朝政机构,设立了内阁,提升了行政效率和中央集权;对外发动战争,向北先后5
次亲率大军远征蒙古,向南则收复了中原的固有领土交趾,在东北和西北设立军事重镇就近实行直辖统治,在西南地区划分了详细的行政区域,使得中央的统治力度大大加强。
朱棣还注重对外交流,曾7
次派郑和下西洋
,
发展对外界的交流贸易。公元
1421
年朱棣为了加强对北方的统治,将大明的首都从应天迁移到北京,这也是明朝世代所说的“天子守国门”。公元
1424
年,朱棣逝世于北京,死后葬于南京明孝陵。
明朝朱棣是怎样篡位的
公元1398年,朱允炆继承皇位,随后在
黄子澄等大臣的辅佐下朱允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削藩。他先是对实力较弱的藩王下手,下令诸王不得干预封地政事,交出手中的兵权并且下诏藩王没有节制当地文武大臣的权力,以此达到藩王食封邑而无权的目的,让他们安安稳稳当闲散王爷,以此确保自己皇位的稳固。
朱棣肖像画
朱允炆刚刚登上皇位,统治基础还未牢固就大举屠刀要向自己的王叔们下手,这造成激烈的反抗,皇族内斗迅速激化。朱棣为了自保也为了手中的权力,于是杀死了前来削藩的大臣,并于公元1399年公开起兵反抗朱允炆政权,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与朝廷决裂。
朱棣先于河北击破耿炳文率领的13
万大军,后又兼并了宁王的朵颜三卫及其部属,然后率领大军与李景隆的
50
万大军决战,此时李景隆正率兵将朱棣的治所北平团团包围,但是久攻未克。朱棣趁机在北平城外与城内守军前后夹击李景隆部,大破之。第二年,朱棣再破李景隆大军
60
万,形势逐渐转向对朱棣有利。
此后朱棣又与盛庸率领的北伐军鏖战,几经生死,虽有东昌战役的失利,但还是越战越勇,最终直捣应天府,逼得李景隆和谷王献城投降,朱允炆也自焚于皇宫之内。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最终以朱棣称帝,朱允炆自焚而结束。
朱棣生于乱世,从小耳须目染父亲朱元璋上马打天下,这造就了他卓越的才能,也为朱允炆矢志削藩之时,朱棣暴而反抗,不惜以弱势的军力兴兵夺天下,坐上了皇帝之位。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