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孙膑与庞涓斗智
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学艺的师兄弟,在老师鬼谷子门下求学,师兄弟两人关系很好,结拜为兄弟。可是后来却兄弟睨于墙,互相残杀。庞涓为魏国效力,孙膑为齐国效力,两人率领齐魏大军打了两场大仗: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孙膑两战皆胜,庞涓兵败身亡。本该是恭亲友爱的师兄弟为什么会变得你死我活?通过下面的故事告诉你孙膑与庞涓反目成仇斗智斗勇的故事。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反目成仇
传说,孙膑与庞涓于公元前361
年一同来到鬼谷,拜师鬼谷子。两人一起学习兵法谋略,奇门战阵。庞涓一心想要建功立业,急于求成,没过几年他就自以为尽得鬼谷子所学,匆匆结束学业下山归魏。庞涓在魏国为将,仕途风生水起,很快就成为了魏国大将军。孙膑则在鬼谷子门下勤勉学习尽得真传,还将家传的《孙子兵法》兼容并蓄。孙膑下山后,庞涓来信邀请他共同为魏国效力。孙膑到魏后,受到了庞涓的热情接待。可庞涓知道孙膑身怀《孙子兵法》后,就见利弃义,巧取豪夺。

孙膑与庞涓(图)
庞涓将孙膑关进大牢,命人敲碎孙膑的膑骨,逼问《孙子兵法》。孙膑也是因为受了膑邢,之后才改名为孙膑。孙膑为了保命,只能装作受不了刑罚因而发疯,庞涓因此也放松对孙膑的看押。孙膑于是变本加厉的装疯,睡猪圈,吃猪食,庞涓终于慢慢放松警惕。后齐国使者出使到魏国,孙膑偷偷求助于齐使。
齐国使者知道孙膑乃是孙武之后,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后,就将他暗中救回了齐国。
《史记》对孙膑庞涓反目是这样记载的:“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於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孙膑到了齐国后,又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么与庞涓斗智,进行报复的?
孙膑与庞涓斗智
孙膑到达齐国后,先是被齐国大将田忌接纳,孙膑献上“下等马对上等马”的计策,使田忌赛马赢了齐威王。于是田忌趁机向齐威王举荐孙膑的军事谋略之才,孙膑得以被齐威王拜为军师,辅佐田忌练兵治军。
公元前354
年,赵国出兵攻打卫国,使得卫国的盟友魏国出兵干涉,魏国以庞涓为将,率魏军长驱直入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遣使来齐求援,齐威王命田忌率兵解救赵国。孙膑献计,建议田忌直接轻装前进直攻魏国都城大梁,孙膑的计策果然生效,庞涓只得从赵国撤兵回魏救驾。孙膑再献策,分兵进攻平陵,并佯败,吸引魏军主力,然后齐军主力在桂陵埋伏回国的魏军,结果大败魏军,还俘虏了庞涓。这就是历史典故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图)
桂陵之战虽然击败了魏军,当时赵都邯郸却已经被魏军攻下,为了使魏国归还邯郸,齐国只能释放庞涓回魏。
公元前342
年,魏国攻韩,韩国求救于齐国,齐威王再次命田忌出兵救韩。孙膑再献前计,进攻魏都。庞涓再次率大军归魏护驾,孙膑这次向田忌献上“减灶”之策。在齐军撤退的途中日减半灶,庞涓在后面紧追急赶,第一天见齐军的营地有十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只有五万个灶坑,第三天又减为三万个。
庞涓大喜,以为齐军军心不稳出现了逃兵。于是丢下大部队,率领速度快的骑兵,轻装追杀齐军。孙膑计策得售,齐军早在马陵道设下埋伏,等着庞涓到来。当深夜之时,庞涓追至马陵道,见路中有一棵剥了皮的树挡在了中间,于是命人举起火把前去观看,只见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大骇,之后就见两侧万箭射来,心知已败,遂拔剑自杀而亡。这就是马陵之战庞涓殒命。
孙膑与庞涓本来可以是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却因庞涓的嫉妒功利之心而反目成仇,孙膑遭受膑邢身体残疾,庞涓也最终两战皆败亡于马陵道。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