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是如何读书下棋的 陈毅的诗词欣赏
陈毅读书
陈毅元帅的故事,除了下棋、练字这些以外,关于陈毅读书还发生过一件极其有意思的趣事,他曾经在读书的时候将墨水吃得满嘴都是,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来听这个陈毅读书的小故事。

在河边读书的陈毅
大家别看陈毅元帅是在沙场上因为带兵打仗而出名,就以为他是个鲁莽的大老粗,其实陈毅元帅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这一点从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在陈毅年幼的时候,他非常喜爱读书,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在身边带一本书,无论走到哪里一得空就爱翻上两页,如果哪天碰到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那心里简直比吃了蜜还甜。
有一回,爸妈带着小陈毅去一户亲戚家中过中秋,他一进门就注意到了一本自己想看很久的书,于是他瞬间就将赶路的疲惫抛之脑后,孜孜不倦地立马捧起书读了起来。他嫌长辈们聊天太吵,于是躲到书房里专心致志地阅览,正好桌上有一支毛笔,他就随手拿过来一边读一边批注,十分忘我地沉浸其中。谁知小陈毅读书入了迷,亲戚几次来催他都没舍得将书放下,亲戚也没办法,只好将刚出锅的糍粑和糖给他拿进书房来,肚子咕咕叫的陈毅手上吃着糍粑,眼睛却盯着书本,一个没注意就将蘸糖的糍粑蘸向了墨汁,倒也吃得津津有味。
过了一会,亲戚端着热腾腾的面条给他送来,看到陈毅这个样子,忙喊来了所有人,逗得大伙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陈毅练字
陈毅元帅,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典型代表,他不仅能够在战场上带兵作战,奋勇杀敌,极具军事才干;除此之外,他对文学也抱有极大的热爱,善作诗词,他还写得一手好字,当然这与陈毅练字之勤奋脱不了干系。

陈毅元帅写字
陈毅练字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坚持了,最初他刚学的时候便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每日一定要写完一百个大字外加两百小字才能够上床睡觉,绝不偷懒。当时他的父亲看到小小年纪的陈毅练字如此有毅力,心里虽然高兴,但也渐渐地产生了愁绪。原来啊,陈毅的家庭条件不怎么好,陈毅练字这么勤,纸墨用得很快,于是就有了纸张供应的困难。
正巧有一天,陈毅在喝粥时不小心将米汤洒在了一张纸上,不一会儿米汤就被吸干了,而纸张如同全新一般,聪明的陈毅大叫起来,直呼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父亲一时未解,便问他是什么主意,只见陈毅激动地说:“爸爸,以后我们就买最便宜的纸张,我用毛笔蘸米汤当墨汁来练字在,这样的颜色很淡,等米汤干了以后一张纸还可以重复使用,这样不仅不用买很多纸,连墨都可以省下了。”
说罢,父子二人都十分赞成这个主意,立刻就去买了一些便宜的纸张,装订成册,至此以后,陈毅练字一天比一天认真,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他写得也一天比一天更好了。
陈毅下棋
陈毅元帅,除了带兵打仗之外,还有不少特长,今天就来讲讲陈毅下棋的故事。41年的时候,皖南事件刚过,陈毅继续在新四军中代军长,有一次他带着部队辗转来到盐城里面的一个小村落,住在一个大老爷家中。

陈毅元帅在下棋
这位房东老大爷不是一般的寻常老百姓,是一位教书先生,这还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他的象棋下得可不是一般般的好,周围远近的人家没有能胜得过他的,陈毅的棋下得也很不错,他早就心痒痒地跃跃欲试,于是有一天趁着战暇便主动找大爷要来上一盘。
老先生看到元帅邀战,便立刻将挂在墙上的棋盘拿下来,一边将棋子摆上一边说:“我下棋向来都是执黑子,且我的将是钉住不动的,不过今天既然与首长下棋,那我只执黑子,至于老将我就要破例了。”说完,只见这位老大爷就将钉住的老将从棋盘上拔了下来,两人开始下棋。
陈毅下棋充满猛劲,强势攻杀赢了第一局;而到了第二局的时候,陈毅使出全身解数也难以得胜,只得打了个平局;而到了第三局,二人还是握手言和了。棋逢对手不过瘾,陈毅还想继续对弈,无奈公务缠身,只好作罢。
几个月以后,陈毅军中修整,陈毅心心念念要再与老大爷下一次棋,这一次啊老大爷没有破例动老将,结果陈毅竟然连输三盘。陈毅心里很是纳闷,便想问个究竟,老大爷说:“上一次您要带兵打仗,我不能挫您锐气,要而这一回您战事告捷,意气风发,我连赢你三盘,是因为将军您被胜利冲昏头脑罢了。”
青松 陈毅
陈毅不仅是有名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有名的诗人。他在转战于各战场时,留下了许多激情洋溢的诗篇。《青松》就是由陈毅所创作的一首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陈毅《青松》诗意图
《青松》是由陈毅所作的《冬夜杂咏》组诗中的第一篇诗。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与对当时这个特殊的时代,所拥有的无畏艰险的精神的赞叹。《青松》整首诗如下: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创作这首诗是在1960年的一个冬夜。这一个晚上,大雪纷飞,陈毅辗转难眠。于是,陈毅就起身写了若干的小诗。一年后,将诗寄给了报刊。1962年,这组诗被刊登在了《诗刊》上。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其中的蕴意却十分深远和深刻。陈毅通过对青松在暴雪面前屹立不弯的描述,来赞叹中国人民和党不畏艰险、宁折不弯、百折不挠的精神。
这首诗的前两句指明了青松所处的环境的艰难,突出了剑拔弩张的气氛,从而彰显青松顽强的的抗争,从而体现了青松坚韧不拔的精神。后两句诗,是体现青松在经历风雪的洗礼后将更加高洁不可侵犯。
《青松》是由陈毅所作,来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那种百折不挠,愈挫弥坚的精神的赞美。
秋菊陈毅
?陈毅是我国有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以及外交家,他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留下了许多激励人心的诗篇。《秋菊》就是由陈毅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秋菊陈毅吧。

《秋菊》诗意画
整首诗描述的是秋菊能够抗击风雪,无畏严寒,表面上是在赞美秋菊坚强不屈的精神。而实际上,诗人是通过对秋菊的描述,以及赞美,达到歌颂革命者百折不挠、无畏险阻的精神的目的。《秋菊》整首诗如下:
《秋菊》
陈毅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秋菊能够无畏寒冷的冬雪,那么,哪怕是再严酷的风霜,都是无法打击到秋菊的。秋菊的本性就是坚强而不屈的,它能够忍耐一切寒冷的考验,又岂是这区区的一点风霜能够动摇它的?
陈毅的这首诗,将革命者比作了秋菊,通过对秋菊无畏艰险的精神的赞美,来讴歌革命者的百折不挠,愈挫弥坚的精神。秋菊在一片艰难的环境中,艰苦战斗,百折不挠,等待风消雪化,秋菊只会开得更加美丽。这同时也是诗人深信,革命者在艰难环境中与各种苦难作斗争,但终将会迎来胜利的曙光,未来也会更加地美好。
秋菊陈毅是由陈毅所创作的一首诗,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在赞美秋菊,而实际上却是在歌颂革命者那种无畏艰险、坚强战斗的精神。
陈毅为鲁迅写的挽联
陈毅是我国有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对我国的各项建设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鲁迅,则是我国有名的文学家,也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后来,陈毅为鲁迅写下了挽联。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陈毅为鲁迅写下的挽联。

鲁迅图片
鲁迅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鲁迅在文学、思想等许多领域都有着极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在世界文坛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936年,鲁迅去世,许多人为鲁迅写下了挽联。
1950年,正是鲁迅去世的十四周年,陈毅亲笔为鲁迅写下了挽联,挽联内容如下: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下联: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这幅挽联,由陈毅亲笔所写,作为对鲁迅的一种纪念。其中“空头文学家”指的是那些只会写一些文章来粉饰太平的作家;“落水狗”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势力;而“帮闲”则是那些专门陪着所谓的贵族、官僚们宴游玩乐之徒。
陈毅为鲁迅写的挽联,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真挚的情感,质朴而又自然。这副挽联也是对鲁迅一生思想以及生平的一种高度的概括,同时陈毅也表达了自己对鲁迅深深的崇敬之情。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