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资料简介 关于杜牧的生平与著作
杜牧是晚唐诗人的代表,出生于书香之家,家中历代从官,长大后的杜牧也毫无悬念地走上了仕途之路。然而生不逢时,怀有治国理想的杜牧并没能受到朝廷的器重。暮年的杜牧住在祖宅樊川别墅,得空的时候写诗会友,直到生病去世。
杜牧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杜牧
中文名杜牧
别名杜牧之,杜樊川
国籍/朝代唐朝
职业诗人,文学家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出生日期公元803年
逝世日期约公元852年
主要成就创造晚唐诗歌高峰代表作品《阿房宫赋》《遣怀》《樊川文集》等家庭成员杜佑,杜从郁,裴氏,崔氏,杜承泽,杜晦辞,杜德祥,杜兰,杜兴,杜真杜牧的资料简介
杜牧唐朝乃至整个古代有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家。杜牧,字牧之,所以也可以叫他杜牧之,晚年一直住在樊川的家中,号樊川居士,由于是家里的第十三个孩子,也称“杜十三”。

杜牧像
杜牧读书勤奋,从小就展示出了过人的文才,而且关心国家边防之事,仔细研读并注解了《孙子》这本书,自己也会写一些策论文书。其中的一篇平虏策论得到了当朝宰相李德裕的认可,被运用到了实际中,还取得了成功。
公元822年至839年,杜牧不断涉足政事,在26岁的时候考中进士,正式踏入仕途,到各地任职。期间,杜牧当过弘文馆校书郎、监察御史、膳部员外郎等职。公元842年至847年,杜牧处于外放状态,在地方担任刺史。
晚年的杜牧最终回到了长安,住在樊川,一直到去世。
关于杜牧的生平与著作
杜牧的一生起起落落,小时候家庭条件好,没吃过苦,后来家道中落,在朝中为官后,也经历了官场的起伏,最后回到家乡终老。

杜牧《泊秦淮》诗
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杜牧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足够的素材,辗转各地也让他交到很多的朋友,乃至在晚年,也会时常在家中以文会友,交流诗文方面的心得。
由于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历经几个朝代,杜牧在政治上的理念无法得以实现,于是就将自己的主张融入到诗中,以抒发和排解自己的心情。
杜牧的著作在古诗、律诗、绝句、策论、散文等各个方面全面开花,尤其是他的七言绝句,被后世津津乐道。杜牧的主要著作为《樊川文集》,收录了不少诗词,经过了后世的整理并流传到现在。
杜牧的诗文著作主要以当时的政治时弊为切入点,描述了晚唐的国情,并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及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如《感怀诗》、《早雁》、《赤壁》。杜牧的文章主要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评论,文笔犀利,切中要害,如《阿房宫赋》、《罪言》、《战论》等。
杜牧一生在朝做官,见证了几代统治者的交替,历经沉浮,始终没能在政治上如愿,只能寄情于文字。杜牧向来都是诗人的典型代表,一生当中写了大量的诗,仅流传到现代的就有524首,算是以为高产的诗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