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大家关汉卿的资料 关汉卿的作品赏析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关汉卿的资料关汉卿基本信息数据来源:历史百科-关汉卿中文名关汉卿别名关已斋,关一斋,已斋叟国籍/朝代元朝职业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民族汉族出生地解州(今山西运城)出生日期约生于金末(1234年前)逝世日期卒于元成宗大德(1297—1307)年间主要成就“元曲四大家”之首,元。

小知识:元曲大家关汉卿的资料 关汉卿的作品赏析

元曲大家关汉卿的资料 关汉卿的作品赏析

时间:2016-03-12 10:59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关汉卿的资料

关汉卿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关汉卿

中文名关汉卿

别名关已斋,关一斋,已斋叟

国籍/朝代元朝

职业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民族汉族

出生地解州(今山西运城)

出生日期约生于金末(1234年前)

逝世日期卒于元成宗大德(1297—1307)年间

主要成就“元曲四大家”之首,元杂剧的奠基人,世界文化名人,中国“莎士比亚”

代表作品《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

家庭成员万贞儿

关汉卿大约生于1220-1300年间,字不祥,号已斋,关于其出生地有很多个版本,有人说他是现在的山西运城人,也有人说他是河北安国县人,还有人说他是现在的北京人,人一出名很多地方就会争着要成为其出生地,由此也可见关汉卿的名头跨国历史的长河在今天也确实是够响亮的。

关汉卿画像

关汉卿画像

关汉卿生于金末元初,因为元代统治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也可以说关汉卿生活元末明初。总而言之关汉卿生存的那个时代确实是处于动荡之中,元朝统治下,将人分为四等,关汉卿就属于低等人的汉人,而且关汉卿还是一个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有着“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可见文化人的地位是相当的低的。同时元朝的统治下的等级制度就已经激化了民族矛盾,社会是相当黑暗的,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联合同样处于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开始抗争,可以说从元朝统治开始就一直存在着此起彼伏的反抗朝廷的斗争。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又黑暗的社会,关汉卿感受是丰富的,他将这些感受都诉诸笔端,那个时代造就了一个属于世界的关汉卿。

关汉卿的作品相当的多,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出了杂剧67部,小令40多首,套曲十多首,可以说是一个相当高产的戏剧作家,也是一个成功的词曲作者。关汉卿的作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各个阶层,在其作品中充满着昂扬的战斗精神,让人鼓舞,让人向往幸福的生活。关汉卿的作品已经被译成多国文字,外国人称其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的作品

关汉卿是金末元初伟大的戏曲家,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的传唱,在世界上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也许正是因为人们喜爱关汉卿的作品,所以其作品流传至今的比较多,其中妇孺皆知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当属《窦娥冤》。

《窦娥冤》剧照

《窦娥冤》剧照

关汉卿的作品反映出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暴虐,“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惨烈的社会现实,又反映了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现实的抗争,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等一系列的美丽却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点燃了人们要与黑暗的社会做最后斗争的决心。关汉卿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喜爱,正是因为其反映出的真实的社会现实,并且用浪漫主义的精神鼓舞着人们。

在关汉卿漫长的一生中,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录鬼簿》收录了关汉卿杂剧共62种,留存至今的有18种,关汉卿不仅仅写出了大量的杂剧,另外还有很多的散曲也广为世人传唱,关汉卿的作品不仅仅国内人民喜爱,世界人民也赞不绝口,关汉卿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为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的上演。

关汉卿的作品不仅仅是中国人民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一座不可多得的奇峰,很多作品穿越历史的重重障碍至今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艺术价值。

关汉卿拜月亭

关汉卿一生比较长,写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拜月亭》就是其中之一,《曲品》将《拜月亭》列为“神品”第二,仅次于《琵琶记》,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其关目、语言向来受到历代剧评家的赞美,有评论家给《拜月亭》作序称“此记关目极好,说得好,曲亦好,真元人手笔也。首似散漫,终致奇绝。”

《拜月亭》封面

《拜月亭》封面

《拜月亭》讲述了王尚书的妻女在战乱中走散,而书生蒋世隆与其妹蒋瑞莲也走散,王尚书之女王瑞兰途中与穷书生蒋世隆相遇,并且与蒋世隆在逃难过程中互相照顾,互生情愫,结为夫妻。在一家客栈瑞兰巧遇王尚书,王尚书不同意瑞兰嫁与蒋世隆,强硬的拖走了瑞兰,与其母还有蒋瑞莲一同回京,丢下了处于重病之中的蒋世隆。后来蒋世隆中得新科状元,已经贵为宰相的瑞兰父亲看中了新科状元要将瑞兰许配给他,新科状元一口回绝,恰巧瑞莲出现认出了新科状元正是自己的哥哥,于是瑞兰与蒋世隆夫妻团圆,而瑞莲也与哥哥的拜把兄弟新科武状元成婚,大家都皆大欢喜。

在《拜月亭》这部戏中,关汉卿抨击了统治阶级的鼠目寸光,讴歌了真挚的爱情,在这部作品中关汉卿将人物的内心刻画的淋漓尽致,让很多观众都大呼其描写的精彩绝伦,至今这部戏还经常作为保留剧目在各地演出,穿越几个世纪仍然散发出耀眼的艺术魅力。

关汉卿不服老

关汉卿不服老指的是关汉卿的元曲《南吕·一枝花·不服老》,这是关汉卿的元曲散曲中比较有名的一首,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关汉卿的情怀与志向,表明了关汉卿在词曲创作道路上坚定执着的走下去的决心与意志。这首元曲如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的表现了自己愿意做一粒“铜豌豆”的决心。

关汉卿画像

关汉卿画像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写作在元代,其时作者关汉卿已经到了中年,作为一个读书人在古代最大的出路就是通过科考走上仕途,这是所有读书人的出路,但是元代将人进行了严格的等级划分,实行的是奴隶制,又取消了科考制度,使得读书人没有了出人头地的出路。关汉卿处于第三等的汉人行列,又是读书人,在元代“八娼九儒十丐”,就连娼妓也要比读书人高人一等,正是出去对这种等级制度的愤懑,出于对统治阶级的反抗,出于对于自己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关汉卿写下了这首元曲《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决心要做“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坚定的走自己的创作之路,要写出更多的好作品的坚定决心。

关汉卿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大家,之所以可以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与其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地位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关汉卿的狂放无羁在这首元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个坚强斗士的决心与行动也表现的一览无遗。

蝴蝶梦关汉卿

《蝴蝶梦》是关汉卿的一部反映断案的戏剧,全名为《包特制三勘蝴蝶梦》,是一部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反抗权贵,要求公平待遇的戏曲,在这部戏曲中关汉卿一开始就写了包拯的关于蝴蝶的梦境,采用浪漫主义的笔法照应了后来的断案,让人不禁产生一种神秘的感觉,也预示着公道是天理。

《蝴蝶梦》剧照

《蝴蝶梦》剧照

《蝴蝶梦》开头讲述了包拯梦见蝴蝶撞入蜘蛛网,前面两个小蝴蝶都被自己从蜘蛛网中挣脱的大蝴蝶所救,而大蝴蝶眼看着第三只小蝴蝶撞入蜘蛛网却无视而去,包拯不忍心,救出了第三只小蝴蝶,然后就接到了王氏三兄弟打死皇亲葛彪的案子,因为葛彪无端的打死了王氏兄弟的父亲王老汉。王母为弟兄三人挣脱罪名,努力申辩,不惧权贵,甚至说葛彪是自己失手打死的,在被揭穿后又极力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去抵命,最终包拯被王母和兄弟三人的真情和品德感动,救出了王家三儿子。并且宣布:“国家重义夫节妇,更爱那孝子顺孙。今日的加官赐赏,一家门望阙谢恩”。

包拯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公正廉明的一种象征,是人民对官府的一种浪漫主义的期待,包拯的形象在戏剧中多次的呈现,表现了作者对公正正义的期待和呼唤。《蝴蝶梦》是成功的,不仅仅因为其故事的编排非常的好,更是因为其中很多的对白显示出底层人民的发自内心的呼声。那些脍炙人口的曲词,让人大呼痛快。

关汉卿朱帘秀

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非常著名的,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的故事比比皆是,关汉卿与朱帘秀的故事也可以看成是难免其俗的才子佳人系列之一,关汉卿是多愁善感的一代大家,朱帘秀是元代非常有名的戏剧演员,两者从事着同一项事业,心灵的契合属于理所当然。

越剧朱帘秀剧照

越剧朱帘秀剧照

关汉卿曾经为朱帘秀写就《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在这首词作中大力的赞赏了朱帘秀作为一个戏剧演员的成功以及生活中的不幸,可以说作者对朱帘秀表现出了强烈的疼惜之情。

关汉卿与朱帘秀可以说是一对好搭档,据史书记载关汉卿的作品《救风尘》、《望江亭》都是由朱帘秀主演的,朱帘秀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戏曲女演员,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称赞朱帘秀说“杂剧为当今独步”,花旦、小生等“悉造其妙”。关汉卿也从朱帘秀的生活经历中汲取养分,其写就的很多女性身上都有朱帘秀的影子,比如窦娥。朱帘秀与关汉卿可以说是心灵相通,可以说是事业上的知己。

据传在关汉卿写作《窦娥冤》的时候曾经与朱帘秀探讨,害怕剧本写出来会惹上麻烦,朱帘秀曾经勇敢的鼓励关汉卿“只要你敢写我就敢演”,并且两个人因为《窦娥冤》被关押入狱,朱帘秀对关汉卿说“我愿做像窦娥那样有抗争精神的女子”。

也许是关汉卿的作品成就了朱帘秀,也或许是关汉卿从朱帘秀那里汲取的养分成就了《窦娥冤》和其他的很多作品,总而言之,二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是当时黑暗社会里彼此的一盏明灯也罢。

四块玉关汉卿

关汉卿不仅仅是一个杂剧作家,而且也是一个在诗词歌赋上造诣很高的人,其留存下来的作品中,有很多的词作,《四块玉》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词作,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关汉卿的《四块玉》,相信你能够从中更加清楚的认识关汉卿。

元散曲封面

元散曲封面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四块玉》,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对所描述的这种生活的向往,或者说是关汉卿的一种生活写照,表现了悠闲自得的情趣,对名利场内的争斗表现出不屑与摒弃。结合关汉卿当时的生活环境不难看出,这是关汉卿对底层人民生活的赞美,短短的几十字写得那么洒脱,那么轻松,那么惬意,让人仿佛感觉到了那种生活的美好,“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让人不禁对这种生活充满向往。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声,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四块玉》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的闲适,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无奈,结合关汉卿当时的处境,可以想见,关汉卿也是曾经“心猿意马”的,为何“心猿意马”?因为对于建功立业渴望入仕的向往,但是几多挣扎,几多沉浮,让作者体会到了“红尘”的“风波”恶,于是转归寻求闲适的生活,自称是“钻入安乐窝”,实际上心中有几多的惆怅,几多的无奈,只有关汉卿自己知道。

关汉卿的词作成就虽然不及其杂剧,但是无论从思想还是意境上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上乘之作,关汉卿,不愧是一代“曲圣”。

关汉卿 铜豌豆

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民族汉,成分知识分子,在元代,无论是作为一个汉人还是一名知识分子,这两种身份都表明了关汉卿处于社会的底层,元代的四级等级制度将汉人列为三等,并且取消了科考制度,社会上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文化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仅仅高于乞丐,甚至还不如娼妓。

《关汉卿》剧照

《关汉卿》剧照

关汉卿的一切可以说是拜那个时代所赐,如果不是处于社会的底层,关汉卿的作品不会关注人民的生活,如果不是取消了科考制度,那么历史上可能只是多了一个状元或者是官宦,而少了一个能够让世界动容的艺术大师,正是由于作为文化人的关汉卿没有了出路,所以只能是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呐喊,将自己手中的笔当做是一把利刃,向着统治阶级开刀。

据说因为写作《窦娥冤》关汉卿曾经被捕入狱,但是关汉卿却在自己的作品《不服老》中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表示自己要做“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其坚定的立场让人不禁动容。

关汉卿也正是像自己作出的宣言那样,真正的就是一粒“铜豌豆”,为底层的人民追求美好的生活摇旗呐喊,对统治阶级进行讥讽与抨击,《窦娥冤》、《蝴蝶梦》、《救风尘》、《望江亭》等等一系列作品无不表示着这粒“铜豌豆”的“响当当”的坚硬。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元曲大家关汉卿的资料 关汉卿的作品赏析”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