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深何许人也 李济深的后代介绍
李济深何许人也
李济深何许人也?他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他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爱国主义者;他是军事家,也是政治家和革命家。

李济深照片
李济深在1920年的时候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早在1911年,他还在后来的陆军大学任教的时候,便已经同同寝室的何贯中等同学一起,为阻止清军南下镇压革命运动而破坏了漕河铁桥,为革命党人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1924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李济深任军校筹备委员会副委长。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李济深晋级为陆军上将。
1927年,李济深在上海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反共会议,并在回到广州以后发动了“四·一五”政变,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查封革命团体,杀害两千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31年起,李济深联共反蒋,先后三次被国民党政府“永远开除党籍”。1944年起,李济深在广西开始组织抗日武装,开展起了敌后游击战。
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李济深发动了一系列为分化国民党、推翻独裁统治的活动。他还发表了名为《巩固统一战线,粉碎和平阴谋》的揭露蒋介石独裁政府罪行的文章。同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李济深积极筹建政协。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济深何许人也?他是为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的革命家,是爱国主义者。
李济深后代
李济深在1920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是原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济深的后代也备受关注。

李济深照片
资料显示,李济深共有两位妻子,分别是双秀清和周月卿。李济深与双秀清育有李沛钰、李沛琼、李沛瑶、李沛铃四个儿子和李筱莲、李筱薇、李筱桐三个女儿。与周月卿育有李沛文、李沛金两个儿子和李筱梅、李筱兰、李筱菊三个女儿。所以,李济深后代共有六子五女。
也有乡间传说,李济深其实还有另一个妻子,名叫梁秀莲,她为李济深生养了五个孩子,分别是儿子李保和和女儿李筱松、李筱桦、李筱林和李筱莉。但从名字上我们可以发现,梁秀莲所生的女儿,虽然跟了李济深族谱的排行,但是儿子李保和,却没有。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让人觉得梁秀莲不在李济深的妻子之列吧。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李济深后代还是很多的,儿女加起来都有十多个了。在李济深的后代中,比较值得一说的是李沛瑶,双秀清之子,在李济深的儿子中排行老五。他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是中国国民党革民委员会又一卓越的领导人。我们知道,李济深是中国国民党革民委员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国民党革民委员会的最初的创始人之一。李沛瑶可以说是继承了父亲李济深的衣钵呢。
李济深的儿子
李济深子女众多,光李济深的儿子就有李沛文、李沛金、李沛钰、李沛琼、李沛瑶、李沛钤等6人。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李济深的儿子之一——李沛瑶。

李济深之子李沛瑶照片
李沛瑶,于1933年6月1日在香港出生。自小便受到父亲李济深的熏陶,将以共产主义为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他1952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系,1957年在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在江西省南昌航空学校任教。1958年,进入国营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先后担任了技术员、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职。198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后一年当选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1988年任民革第七届中央副主席,1992年为民革第八届中央主席,1993年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李沛瑶是我国国民党革民委员会新一代卓越的领导人,他的父亲是国民党委员会的创始人,可以说,李沛瑶继承了父亲李济深的衣钵。他同他的父亲一样,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他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热爱民革工作,开创了民革工作的新局面。但在1996年2月2日,李沛瑶被自己的警卫张金龙杀害去世,享年63岁。这起案件被认为是没有政治目的和其他背景的案件,犯罪者只是为了谋财。
李济深故居
李济深出生于1885年,出生在广西苍梧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里。在1909年被保送进入陆军大学。1920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自此走上革命道路。于1959年9月在北京病逝,享年75岁。李济深故居后来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济深故居
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以伙同李宗仁、白崇禧“分头发难,谋反党国”的罪名,将李济深扣押软禁在南京汤山,11月,李济深释放。之后,李济深一直居住在老家广西苍梧——他诞生的地方。
李济深故居在当年还是个“秘密联络点”。1936年,民族革命同盟会在这里召开过。抗战时期,这里也是联络国共两党以及文化界人士商讨敌后抗日事宜的地方。1944年,李济深同一批爱国文化人士在这里组织了“南区抗日委员会”,开展敌后抗战,同时与延安保持电讯。
李济深故居建于1925年,占地3040平方米。是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故居四周筑有围墙和四角炮楼,故居内的厢房楼房呈四合院状,天面回廊过道跟四周的四角炮楼相互连接,兼具中西建筑艺术。故居的大门口有一块胡耀邦亲笔题写的“李济深故居”5个大字的大理石,二楼是李济深的卧室和会客室、电报室。在故居的后山,是郁郁葱葱的古铁树林,悠闲、雅静。解放后,李济深故居曾多次维修,但室内装饰和摆放大体都维持着当年李济深在世时的模样。1997年,李济深故居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