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明帝司马绍简介 晋明帝是怎么平定王敦叛乱
晋明帝司马绍是东晋王朝第二任帝王,他在东晋皇权旁落于门阀世家王氏的情况下继承王位。司马绍在位期间成功的平定了王敦的叛乱,稳定了东晋的政局,收回了一部分的朝政大权。司马绍凭借着治政权术在王朝中央势弱的情形下成功制衡权臣豪门,调和南渡门阀和江南本地豪族之间的矛盾。为东晋这个新生政权的长久传承作出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历史上的晋明帝司马绍是什么样的人,晋明帝是怎么平定王敦叛乱的?
司马绍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司马绍
中文名司马绍
别名司马道畿
国籍/朝代晋朝
职业皇帝
庙号肃祖(《资治通鉴》作肃宗)
民族汉族
出生地西晋琅琊国
谥号明皇帝
出生日期299年
逝世日期325年10月18日
陵寝武平陵
在位时间322年-325年
主要成就平定王敦之乱、稳定东晋局势家庭成员司马睿,庾文君,司马衍,司马岳晋明帝司马绍简介
司马绍出生于公元299年,表字道畿,父亲是司马睿,母亲是荀氏。司马绍早慧机敏,司马睿对他很是喜爱。公元307年,司马睿带领世家豪门南渡,司马绍跟随左右。公元313年,晋愍帝司马邺封司马绍做中郎将,率兵守卫广陵。

晋明帝司马绍图像
公元317年,晋王司马睿册立司马绍为王世子。次年,司马睿于建康登基,虽有下诏书立司马绍为太子。公元322年,王敦以诛奸臣的名义举兵作乱,进占东晋国都建康,杀司马睿朝中亲信,独揽大权。王敦认为太子司马绍聪明显达,素有贤名,将来如若登基可能于己不利。所以打算行废立之事,以不孝的罪名罢黜司马绍的太子之位,后因为文武百官的反对才不得已而作罢。
公元323年,司马睿逝世,司马绍继承皇位,年号太宁。司马睿称帝后,实行大赦,在朝中聚拢人心,培养亲近皇族的势力,以期对抗在武昌企图遥掌国家行政大权的王敦。同年7月,王敦再次兴兵顺流而下奔袭建康,司马绍率领将士上下一心将其击败。王敦失败后,司马绍稳当的处理了其后的影响,使得朝政没有出现大变动。
公元325年,司马绍册立太子司马衍,同年10月,司马绍突然急病,他连忙传召大臣下诏其等尽心辅佐太子。18日,司马绍于27岁英年早逝,死后入葬武平陵。那么司马绍平定王敦之乱的具体过程和后续处理是怎么样的呢?
晋明帝是怎么平定王敦叛乱的
公元322年,王敦在把持了朝政大权使得司马睿政令不出宫门后就回到了老巢武昌,在此遥控建康朝廷。因为王敦孤悬在外,所以公元323年司马绍在群臣的支持下轻易的继承皇位。这使得王敦后悔不已,于是他连忙派人暗示司马绍召自己回朝,想要回去补救。司马绍也很配合的给王敦下诏请他归朝。

晋明帝司马绍剧照
不过王敦并没有直接回晋都建康,而是把大军驻扎在比邻建康的姑孰,并且此后1年时间王敦没有针对建康的举动。这给了司马绍筹备喘息的时间。此后王氏的王允之在酒宴上探得了王敦先剪除地方豪族再轻兵直驱建康的计划。最后这个消息通过王允之之父王舒和王导到了司马绍的耳中。可以说王敦已经被王氏家族给卖了。
由于司马绍的准备充分最后得以在建康城下击败王敦的大军,镇压王敦之乱。王敦被平定后,司马绍将地方诸州出任刺史的王氏族人都进行了替换,大大的削弱了王氏的势力。但是他没有扩大打击面,仍然任用王导为丞相,倚重并制衡门阀士族。使得王敦之乱的影响迅速的消除,东晋王朝的朝政恢复了稳定。
晋明帝司马绍英明有为,他登基后平定了王敦叛乱,调和了豪族权臣之间的矛盾,并利用他们的不和因势利导加以制衡,使得东晋朝政平稳,中央以弱势而治天下。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