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的代表作有哪些 关汉卿诗词作品欣赏
关汉卿的代表作
关汉卿作为“元曲四大家”之首,流传至今的作品非常多,其中代表作当属现在还在传唱,甚至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的《窦娥冤》,如果一定要说关汉卿的代表作的话,那么《窦娥冤》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作之首。另外其他现在仍在传唱的有《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救风尘》剧照
《窦娥冤》讲述了窦娥被无赖张驴儿设计陷害,被贪官不分青红皂白冤枉致死的故事。“斩窦娥”一折是全剧的高潮部分,至今仍然被群众广泛的传唱,“斩窦娥”一折采取了浪漫主义的写法,窦娥发下三重誓愿,要让血溅白绫,六月飘雪,大旱三年来证明窦娥冤。结果三桩誓愿桩桩实现。后来窦娥沉冤得雪让人称快。
《救风尘》讲述了机智勇敢的赵盼儿如何从无赖周舍那里救出结义姐妹宋引章的故事,体现了强烈的呼唤英豪出现的心愿,体现了底层人民对统治阶层的反抗。
《望江亭》讲述了才貌双全的谭记儿如何在望江亭设计对付权贵杨衙内的故事,体现了谭记儿的智勇双全,同时也体现了人民呼唤英雄出现,反抗统治阶级的强烈愿望。
关汉卿的作品体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与对邪恶势力的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才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获得广泛的流传。其代表作更是体现了这一点,传唱至今。
关汉卿诗词
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出大量的戏剧作品,同时也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诗词,可以说用“才华横溢”来形容关汉卿一点都不为过,其诗词聊聊几句就表现出非常优美的意境,语言精到,让人爱不释手。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关汉卿的几首诗词。

《大德歌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大德歌·秋》这是关汉卿在元成宗大德年间写成的小令,大德歌总共有十首,可以说都是非常好的写景寓情的作品。这首小令从景开始讲到情,又从情转为景,情景交融,形象细腻的刻画了盼人未归,心中懊恼,思绪烦乱的情境,“风飘飘,雨潇潇”这种景让人容易引起思念之情,而思念之情,悲伤之情又因为“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这样的情境更加的深刻。可以说是一首非常精妙的词。其中的“淅零零细雨打芭蕉”更是被很多文人屡次延伸运用,形成了现在的“雨打芭蕉”。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大德歌·冬景》在这首描写冬天景色的小令里,简单的几句就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一副冬雪纷飞的冬景,其中的“烟村四五家”更是流传甚广,“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就是从这首小令借用而来。可见关汉卿诗词对后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关汉卿堪称一代文豪,其作品的文学、艺术和社会价值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越是深入的了解关汉卿,就越是感觉到他的才华横溢。
关汉卿拜月亭
关汉卿一生比较长,写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拜月亭》就是其中之一,《曲品》将《拜月亭》列为“神品”第二,仅次于《琵琶记》,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其关目、语言向来受到历代剧评家的赞美,有评论家给《拜月亭》作序称“此记关目极好,说得好,曲亦好,真元人手笔也。首似散漫,终致奇绝。”

《拜月亭》封面
《拜月亭》讲述了王尚书的妻女在战乱中走散,而书生蒋世隆与其妹蒋瑞莲也走散,王尚书之女王瑞兰途中与穷书生蒋世隆相遇,并且与蒋世隆在逃难过程中互相照顾,互生情愫,结为夫妻。在一家客栈瑞兰巧遇王尚书,王尚书不同意瑞兰嫁与蒋世隆,强硬的拖走了瑞兰,与其母还有蒋瑞莲一同回京,丢下了处于重病之中的蒋世隆。后来蒋世隆中得新科状元,已经贵为宰相的瑞兰父亲看中了新科状元要将瑞兰许配给他,新科状元一口回绝,恰巧瑞莲出现认出了新科状元正是自己的哥哥,于是瑞兰与蒋世隆夫妻团圆,而瑞莲也与哥哥的拜把兄弟新科武状元成婚,大家都皆大欢喜。
在《拜月亭》这部戏中,关汉卿抨击了统治阶级的鼠目寸光,讴歌了真挚的爱情,在这部作品中关汉卿将人物的内心刻画的淋漓尽致,让很多观众都大呼其描写的精彩绝伦,至今这部戏还经常作为保留剧目在各地演出,穿越几个世纪仍然散发出耀眼的艺术魅力。
关汉卿不服老
关汉卿不服老指的是关汉卿的元曲《南吕·一枝花·不服老》,这是关汉卿的元曲散曲中比较有名的一首,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关汉卿的情怀与志向,表明了关汉卿在词曲创作道路上坚定执着的走下去的决心与意志。这首元曲如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的表现了自己愿意做一粒“铜豌豆”的决心。

关汉卿画像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写作在元代,其时作者关汉卿已经到了中年,作为一个读书人在古代最大的出路就是通过科考走上仕途,这是所有读书人的出路,但是元代将人进行了严格的等级划分,实行的是奴隶制,又取消了科考制度,使得读书人没有了出人头地的出路。关汉卿处于第三等的汉人行列,又是读书人,在元代“八娼九儒十丐”,就连娼妓也要比读书人高人一等,正是出去对这种等级制度的愤懑,出于对统治阶级的反抗,出于对于自己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关汉卿写下了这首元曲《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决心要做“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坚定的走自己的创作之路,要写出更多的好作品的坚定决心。
关汉卿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大家,之所以可以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与其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地位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关汉卿的狂放无羁在这首元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个坚强斗士的决心与行动也表现的一览无遗。
四块玉关汉卿
关汉卿不仅仅是一个杂剧作家,而且也是一个在诗词歌赋上造诣很高的人,其留存下来的作品中,有很多的词作,《四块玉》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词作,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关汉卿的《四块玉》,相信你能够从中更加清楚的认识关汉卿。

元散曲封面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四块玉》,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对所描述的这种生活的向往,或者说是关汉卿的一种生活写照,表现了悠闲自得的情趣,对名利场内的争斗表现出不屑与摒弃。结合关汉卿当时的生活环境不难看出,这是关汉卿对底层人民生活的赞美,短短的几十字写得那么洒脱,那么轻松,那么惬意,让人仿佛感觉到了那种生活的美好,“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让人不禁对这种生活充满向往。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声,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四块玉》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的闲适,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无奈,结合关汉卿当时的处境,可以想见,关汉卿也是曾经“心猿意马”的,为何“心猿意马”?因为对于建功立业渴望入仕的向往,但是几多挣扎,几多沉浮,让作者体会到了“红尘”的“风波”恶,于是转归寻求闲适的生活,自称是“钻入安乐窝”,实际上心中有几多的惆怅,几多的无奈,只有关汉卿自己知道。
关汉卿的词作成就虽然不及其杂剧,但是无论从思想还是意境上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上乘之作,关汉卿,不愧是一代“曲圣”。
关汉卿朱帘秀
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非常著名的,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的故事比比皆是,关汉卿与朱帘秀的故事也可以看成是难免其俗的才子佳人系列之一,关汉卿是多愁善感的一代大家,朱帘秀是元代非常有名的戏剧演员,两者从事着同一项事业,心灵的契合属于理所当然。

越剧朱帘秀剧照
关汉卿曾经为朱帘秀写就《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在这首词作中大力的赞赏了朱帘秀作为一个戏剧演员的成功以及生活中的不幸,可以说作者对朱帘秀表现出了强烈的疼惜之情。
关汉卿与朱帘秀可以说是一对好搭档,据史书记载关汉卿的作品《救风尘》、《望江亭》都是由朱帘秀主演的,朱帘秀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戏曲女演员,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称赞朱帘秀说“杂剧为当今独步”,花旦、小生等“悉造其妙”。关汉卿也从朱帘秀的生活经历中汲取养分,其写就的很多女性身上都有朱帘秀的影子,比如窦娥。朱帘秀与关汉卿可以说是心灵相通,可以说是事业上的知己。
据传在关汉卿写作《窦娥冤》的时候曾经与朱帘秀探讨,害怕剧本写出来会惹上麻烦,朱帘秀曾经勇敢的鼓励关汉卿“只要你敢写我就敢演”,并且两个人因为《窦娥冤》被关押入狱,朱帘秀对关汉卿说“我愿做像窦娥那样有抗争精神的女子”。
也许是关汉卿的作品成就了朱帘秀,也或许是关汉卿从朱帘秀那里汲取的养分成就了《窦娥冤》和其他的很多作品,总而言之,二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是当时黑暗社会里彼此的一盏明灯也罢。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