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叔敖的故事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者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出自《史记》中的循吏列传。孙叔敖作为楚国的隐士,被宰相虞丘引荐给楚王,他只做了三个月的官就升为宰相。在此期间,他引领百姓,推行教化,臣民之间甚是和睦,风俗十分良好。

孙叔敖塑像
孙叔敖实施宽松政策,但是纪法严明,严格禁止违法事情,使得官员不奸、盗贼不见。在秋冬季节百姓进山伐木,春夏时节河流运往外地,百姓能够自给自足,生活美满。
当时的楚王认为楚国通用的钱币分量过轻,于是施令将小钱币改铸成大尺寸,人们携带和使用都十分不方便,于是纷纷不继续干自己的实业了。有一日,掌管市场的官员向孙叔敖汇报称:“钱币更改后,如今市场极其混乱、秩序不宁、百姓已经不能安居乐业了。”孙叔敖问他这样的情况持续多久了,该官员回答说已经三个月了。于是孙叔敖承诺该官员说一定马上恢复市场秩序。果然五天后,孙叔敖在上朝时向皇上禀告这种现象,并请求恢复原先的钱币,得到了皇上的应允,不出三天,市场就恢复了原样。
楚国的风俗习惯是喜欢坐矮车 ,但是楚王觉得矮的车不方便马行路,就想将车改高。孙叔敖说:“过于频繁地下达命令会使百姓无所适从的,这样不好。但是如果您一定要将车子改高,我请求让乡下的百姓人家把门槛加高,因为乘车的人大都是有地位的君子,他们不会屡屡下车过门槛的。”皇帝接纳了他的意见,半年后,人们都主动地加高了车子以适应门槛。
这篇文章讲述了孙叔敖是一位贤德有智慧的官员,能够深谙百姓心理,推行合适的政策,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受到人民的爱戴。
孙叔敖的故事
孙叔敖是楚国隐士,为人处世高明,以贤而出名。楚庄王时期他担任楚国的宰相,引领百姓,推行教化,臣民之间甚是和睦,风气十分良好,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壮大了楚国的国力。

孙叔敖杀两头蛇
小时候的孙叔敖就是个善良有德的孩子。有一次,年纪小小的孙叔敖外出游玩时,看见了一条长了两个头的蛇,他担心这条蛇会伤害到别人,就鼓起勇气将它杀死了。回到家以后,孙叔敖越想越担心,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孙叔敖的母亲见状,便关心地问他为什么要哭泣,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孙叔敖就难过地回答她说:“我听说凡是看见两头蛇的人就会死,我刚刚看见了一条两头蛇,我想我马上就要离开您死去了,一想到再也看不到您了我就忍不住伤心。”母亲听后便问他:“那么那条两头蛇现在在何处呢?”小孙叔敖回答说:“我担心那条蛇留在外面,别人也会看到它而死去,我就杀了它,把它的身体埋在土里了,这样就可以不用再伤害别的人。”
他的母亲听后深受感动,于是告诉他说:“我听说暗暗做了好事的人,老天会保佑他给他好运,放心吧你不会死的。”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孙叔敖自小就是个心存善心,能够发自内心替别人着想考虑的人,在认为自己会死的时候,还保持冷静理智,具备为民除害的精神,难怪他长大以后会成为一名贤德的宰相。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有一天,孙叔敖在狐丘这个地方碰到了一位老者,狐丘丈人于是问他:“我听说,人啊有三个利处,也有三个坏处,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孙叔敖听老人家这样问,感到十分惊讶,大惊失色于是摇摇头说:“我不过是一个不聪明的糊涂人,怎么会知道三利三害呢?还想请问老人家,不知什么是三大利,什么又是三大害呢?”

孙叔敖雕塑
狐丘丈人听孙叔敖这样说,于是回答他:“爵位等级高的人,人们便会对他心生妒忌之情;官职越大的人,皇上会逐渐地对他产生厌恶;而薪资俸禄多的人,各种各样的怨恨都会集于他一身。这便是仕途中于一个人而言的三利三害了。”
孙叔敖听了老者的话,略有所思后回答他说:“其实于我而言并非如此,当我的爵位越高,我越会心系最底层的百姓,为他们着想;当我的官职越做越大,我做事就越会小心翼翼,只会为百姓考虑,想着他们的生活;然而当我得到的俸禄越多,我就更加会将我的财物分给贫穷的人民,援助他们的生活。您看,您说的三大利与三大害,可以通过这些举措从而得以避免吗?”
老人家一听,连连点头称赞:“你说的太好了!这样的事情连尧舜他们那样的帝王都十分担心会没法做到呢。”
狐丘丈人的“三利三患”一说自古以来都十分有道理,太多的人身至高位以后就纵情傲物,最终导致恶果,而孙叔敖却能持有一颗清醒的从政之心,实在难得。
孙叔敖戒子
孙叔敖是楚国隐士,也是一名著名的贤士。在孙叔敖做宰相的期间,他引领百姓,推行教化,臣民之间甚是和睦,风气十分良好,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是一个为百姓着想,得到大家爱戴的官员。

孙叔敖画像
孙叔敖病危时的弥留之际,把儿子叫到床边,认真地告诫他说:“楚王之前有很多次要加赏于我,我屡次拒绝没有接受他的封地。所以在我死了以后,皇上必然会加赏于你,我要提醒你,受封时万万不可接受过于肥沃的土地。在楚越相交界的地方有这么一处,一块叫做“寝”的山地,这地方土壤极度贫瘠,名声十分差。然而楚国人敬重鬼神,越国也是十分信奉鬼神之说以谋福祉,这地方口碑不好,没有什么人会想要它,如果你受封的是这里,反而能够长时间享有它。”
果然在孙叔敖死后,楚王要将最为肥沃的土地封赏给他的儿子,但孙叔敖的儿子并没有接受,反而主动向皇上请求将叫“寝”的这块山地赏赐给他,楚王十分惊讶,但也还是同意将之封于他。所以直到后来,孙家始终没有失掉这块封地,一直享有主权。
孙叔敖的聪明才智,就在于他目光长远,深谙长久之计,不会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失去长远的利益,能够发现别人厌恶的东西自有其好处,能够喜欢别人所不喜欢的,这就是有道之人比寻常凡人高深的地方。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