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冯友兰关系 梁漱溟评价邓小平与毛泽东
梁漱溟 冯友兰
梁漱溟和冯友兰都是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被称为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双壁,而且二人的人生经历也有相似之处,也都是高寿之人,按说梁漱溟和冯友兰应该是学术上的好搭档,生活上的挚友。然而可惜的是,梁漱溟却对冯友兰有些偏见,不知是文人相轻的缘故,还是梁漱溟过于孤傲,总之梁漱溟与冯友兰的关系并不融洽。

冯友兰
其实梁漱溟与冯友兰研究的领域相似,不过却没有听说他二人在学术上有什么纷争,倒是在生活上人格上,梁漱溟对冯友兰的意见颇多。当年冯友兰办九十大寿,遍邀学术上的同行朋友,大家一起祝贺,梁漱溟也在邀请之列,但是梁漱溟一点不给面子,公然拒绝,理由是冯友兰在文革期间有献媚江青的行为,他深以为耻,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不会出席冯友兰的寿宴。
对此,冯友兰的女儿、著名作家宗璞气的大骂,因为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事是不得已的,冯友兰自然有自己的苦衷,只是不能为外人道,然而梁漱溟却不理会,他一向黑白分明、赤胆忠心,甚至有道德洁癖,他容不得自己的朋友有一丝的人格污点。冯友兰听说后,倒也大度,认为像梁漱溟这样直白说话的人已经不多了,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并不以为意。后来冯友兰自己到梁漱溟的住所去,两人相谈甚欢,丝毫没有因为这件事有什么隔阂。梁漱溟与冯友兰这桩公案总算了结了。
梁漱溟评价邓小平
梁漱溟一生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很多重要人物都有过交往,他与毛主席的恩恩怨怨,世人皆知,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梁漱溟还间接与邓小平有过联系,不过不是直接接触,而是表现在梁漱溟评价邓小平上,而且这个评价还是当着毛主席的面说的。

邓小平
梁漱溟对邓小平评价很高,当时正是解放之初,邓小平主政大西南,那时候社会局势复杂,各种新旧势力胶着在一起,面临的形势很复杂很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把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全部葬送。邓小平本来就是四川人,对西南的形势很了解,而且能力突出,毛泽东让邓小平去主政西南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也是对他的信任。果然邓小平来到西南不久,就着手稳定局势,梳理盘根错节的关系,很快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梁漱溟从重庆赶来北京,一路上目睹西南地区一派欣欣尚荣,人心思定的大好局面,很是兴奋。
他在北京见到毛主席后,当面表示对邓小平能力的肯定,认为邓小平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果,很有魄力,梁漱溟对邓小平的评价很高,并且丝毫不避讳别人,毛泽东听到后得意地哈哈大笑,一个劲地称赞说梁漱溟看人很准,毛泽东也认为邓小平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有有很大的贡献是一把好手。
历史证明,梁漱溟评价邓小平的确相当精准,邓小平是既毛泽东之后,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领导核心。
梁漱溟评价毛主席
梁漱溟评价毛主席有三句话,可以说是三句名言,完整地概括了毛主席的一生。梁漱溟一生刚正不阿,正直无私,他与毛主席既是好友又是诤友,别人不敢说的话梁漱溟敢说,而且从不怕得罪毛主席,他一生与毛主席的恩恩怨怨,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梁漱溟与毛主席
梁漱溟评价毛主席的第一句话就是他说20世纪影响中国历史的有三个人,分别是:孙中山、蒋介石和毛泽东。这句话很有名,在多个历史场合被引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梁漱溟心目中毛主席的确是世纪伟人,他是真诚认同共产党的功绩的。
梁漱溟评价毛主席的第二句话就是他直白地指出毛主席不是一个人,而是对面的。他既是伟大领袖,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也很平易近人,能够平等地对待身边的普通人。但是毛主席绝不是神,他也是一个平凡人,也会犯错误。比如在1953年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梁漱溟就曾毫不客气地指出农民的待遇问题,并为此当面与毛主席发生激烈争吵,知道最后被赶下台。后来他对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也直言不讳的批评,因此受到牵连也毫不在意。
梁漱溟评价毛主席的第三句话就是毛主席功劳最大,错误也最大。并且如果他不是功劳最大,也不可能发动文化大革命。梁漱溟这句话是针对文革后社会上一边倒批判毛主席的思潮而说的。梁漱溟不认同全面否定毛主席,认为他的历史功过要辩证来看,不能全面肯定或否定。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