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故事 张仲景名言有哪些
张仲景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他是继扁鹊与华佗两位神医之后唯一有著述留世的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古代学医者的教科书,甚至到现代也是。那么关于这位医圣张仲景他的生平发生过什么的故事?还有药王孙思邈也曾盛赞过张仲景医方的宝贵,那么张仲景有什么名言留世吗?
张仲景的故事
张仲景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著名人物,史称医圣。张仲景从小就酷爱医学,年轻的时候曾向南阳的名医张伯祖学习学术,跟随张伯祖学医的几年,张仲景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但后来因被举荐为孝廉,前往长沙任官,为官期间也为百姓看病。

张仲景泥塑
张仲景处于东汉末年,战火给人们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疾病。据记载当时大量的人死于传染病,当时这种外在的病被称为伤寒。由于古代封建社会人们都很迷信,当时巫术盛行,老百姓治病只是找巫婆用所谓的巫术治病。张仲景不忍心看着那么多百姓被无知和病魔夺去生命,所以开始医学实践,并将他自己的所学所得编著成了一部《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曾给两个相同病状的病人看病,并确认为伤寒,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感冒,但是后来一个病人病得更厉害了,而另外一个却很快的好了。张仲景觉得很怪异,为何相同的症状,相同的药方,效果却不一样,后来他仔细的回忆当时的状况,原来第一个病人本身就有发汗的症状,而他开得是发汗的药,所以细微的差异导致了药效的不同。之后他看病更加仔细了,他认为药方因根据实际情况而变。
张仲景名言有哪些
张仲景的名言大多出自他的《伤寒杂病论》的序中,由于关于张仲景的史籍存世较少,我们知道的张仲景名言也就几句而已,但言少而精,很能体现张仲景仁心仁德,是后来学医从医者的学习楷模。

张仲景石像
张仲景的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一直是学医者很崇拜的一句话,在当时张仲景的思想可以说是超越了时代思想的,古代社会,人人都认为做官入仕途才是出人头地的最佳途径,而且医生在古代是江湖郎中,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而张仲景能说出这话,和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从肉体拯救到精神拯救世人的精神很像。张仲景在为官期间虽然没有多大的建树,但是他为百姓治病在长沙百姓和南阳百姓心目中有了不亚于同时代的华佗的地位。
张仲景一直被后世学医者奉为楷模,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医术上的贡献,他的医德也是人们仰慕这位千年前的古人的原因。虽然记载张仲景的史书并不多,但张仲景一直是一种精神在民间流传着,尤其是在张仲景的故乡南阳和当官时的长沙相继建立了纪念张仲景的祠、学校、药店等等,可见当地人是以张仲景为自豪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