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西江月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辛弃疾是宋词的一大标签,他一生作词众多,留下来的也不少。辛弃疾的《西江月》是他归隐时期的作品,该词文辞优雅、笔锋细腻,读来顿感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使人身临其境,真实的体会到农村夏夜的美景,体现了辛弃疾的喜悦和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辛弃疾西江月辛弃疾是。

小知识:辛弃疾西江月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

时间:2016-03-12 14:12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辛弃疾是宋词的一大标签,他一生作词众多,留下来的也不少。辛弃疾的《西江月》是他归隐时期的作品,该词文辞优雅、笔锋细腻,读来顿感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使人身临其境,真实的体会到农村夏夜的美景,体现了辛弃疾的喜悦和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

辛弃疾西江月

辛弃疾是宋代文人中留下词最多的人,他的词虽多以爱国为基调,以豪放著称,但是其实风格多样,因为不能得到重用,归隐时间长,所以写生活类的词也不在少数,他的这首《西江月》就是乡村风格的词作中的佳作。

《西江月》全词.jpg

《西江月》全词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隐居上饶时期,在词中辛弃疾通过描述自己在乡间散步时所见的美景,真实的再现了农村的夏夜风光,语调清新淡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反应了作者对于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惬意。

在这首词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一个不一样的辛弃疾,不再是大气豪迈,而有一种清新的乡土气息,全词以农村的常见景物展现了山野之间独有的情趣,读来感受到一种安静美好的生活氛围。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

辛弃疾这首《西江月》粗读下来好似只是写了一些极为平凡的景物,言语朴素,也没有什么事迹引用,看似平平淡淡,实则在这平淡之中却透露着辛弃疾真挚的内心情感。

全词所描绘的乡村夜景.jpg

全词所描绘的乡村夜景

“明月”“清风”都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但是配上“惊雀”“鸣蝉”立马就活了起来,构成了一副音色俱佳、动静皆宜的场景。紧接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辛弃疾放下了视觉,转而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上来描绘夏日夜景,正好符合夜里能见度低的客观事实。而且就在农村居住的人都知道,青蛙在下雨前总是会特别兴奋的叫个不停,这一片蛙声也为下文的下雨做了铺垫。

词的下半片承接上文,写下雨,但是不是正在下,而是下雨前。“七八个星天外”,天空已经被乌云遮住很多,只有稀稀拉拉的星光洒落下来,瞬间营造了一种大雨将至的气氛,也使得读者为散步的人感到紧张。“两三点雨山前”已经有细微的雨点洒落到山前,那么应该很快就会下到这儿来,辛弃疾的心情从悠闲变得慌张,开始寻找避雨的地点。“旧时茅店”“路转溪桥忽见”,漫步的人知道这儿附近有着一个茅店,在大雨将至的时候,走过一座桥,绕个弯,这茅店就忽然出现在了面前,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啊。

《西江月》是辛弃疾的经典之作,是辛弃疾归隐田园时期的乡村词,通过行人的漫步来展现一幅栩栩如生的夏日夜景,语调清亮,笔触明快,很有一种小清新的感觉,体现了辛弃疾的多样性,也表现了他对于农村生活的喜爱和丰收时期的欢乐之情。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辛弃疾西江月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相关的热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