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是谁 典籍中所记载的谢安是怎样的
谢安是谁
谢安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谢安
中文名谢安
别名谢太傅,谢文靖,谢东山
国籍/朝代东晋
职业太保,都督十五州军事,假黄钺等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谥号文靖
出生日期320年
逝世日期385年10月12日
爵位建昌县公,庐陵郡公
主要成就挫败桓温篡位之意,淝水之战东晋方决策者代表作品《兰亭诗二首》《与王胡之诗》家庭成员谢裒,谢瑶,谢琰谢安是东晋生人,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政治家、军事家,文韬武略无不精通。四十岁才出仕为官,之后二十余年一直为朝廷鞠躬尽瘁,他的一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谢安画像
谢安首要被推崇的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他被人称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东晋时期,国家内部四分五裂,北方又有五胡十六国,政局动荡,战乱不断。谢安为官执政时,竭力辅佐年幼的皇帝,不断缓和朝中矛盾。阻止桓温篡位的意图,以及指挥淝水之战是谢安在政军方面最主要的成就,这为东晋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与稳定。
相比为官从政,谢安66年的一生更多的是在隐居。谢安出身名门又从小颇有声望,但他志不在官场,因此一直以隐居来逃避朝廷的征召。谢安一直隐居在会稽东山,一起游玩的好友有名士也有僧人,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王羲之。此外,谢安也多才多艺,曾经师从王羲之学习行书,有精通音乐。
因为后世对谢安的评价极高,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也流传很多。比如东山再起,讲的就是谢安长期隐居东山四十岁才出来为官;比如咏絮之才,说的是有次下雪天谢安与家中儿女聚会谈论诗词,问道雪花像什么,侄女谢道韫因回答像柳絮飘飞而得到谢安的赞赏。
谢安所在的谢家是东晋最大的家族之一,谢安后人不乏留名青史的名人,其中以侄子谢玄以及谢玄的孙子谢灵运最为出名。
世说新语谢安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刘义庆组织人编著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汉末、三国和两晋时期的上流人士们的生活,有言行举止,有趣闻轶事。书中所写对象以魏晋的风流名士为主,而其中又以谢安为最。

《世说新语》
有人粗略作了一个统计,《世说新语》全书共有1100多条事迹,其中涉及谢安的就有114条。所以可以说,谢安是《世说新语》中出场次数最多的人物,因此他也是书中描写刻画最多最形象的人物。而且谢安的事迹在该书中,只有一条出现在“政事”这一篇,最多的两条却是“商誉”和“品藻”。由此可见,谢安在魏晋南北朝是多么的著名,是万千知识分子的偶像,不过他受追捧的原因并非他在政治与军事等的成就,而是他的性格、道德和精神,这大概就是魏晋风流。
比如,书中常常夸赞谢安非凡的气度。在雅量篇第28条中说,谢安在东山时,有次与好友出去泛舟游玩,突然波涛汹涌,旁人见了面色惊慌坐立不安,而谢安镇定自若,还跟他们说:“这么惊慌还怎么回去?”这一则故事不仅体现出谢安处事不惊的态度,也表明他乐观豁达的性格。
再比如,书中也多次提及谢安在家的教育方法。在德行篇第36条里说,谢安妇人教育孩子,有次问谢安为何不见他教导,谢安回答:“我一直在用自己教育他们。”可见谢安比起读书写字上的教导更重视言传身教。
谢安索解
“谢安索解”出自《世说新语》中的文学篇第24条,讲述的是谢安小时候向人请教学问的故事。“索”是探索、询问的意思,“解”就是对学问的解释。谢安请教问题,不明则反复追问,可见其好学而不耻多问。

谢安画
故事讲,谢安年少的时候,曾经向当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的阮裕请教白马论,阮裕自己写了文章给他看。当时谢安不能立马理解阮裕说的话,所以就反反复复打破砂锅问到底。阮裕于是感叹:“非但是能够谈论白马论的人很难得,就是现在探索理解白马论的人也已经非常难得了。”
白马论是先秦时期许多哲学家们一直探讨的一个问题,更出名的表述是“白马非马。说“白马”不是“马”,是因为“马”是在定义它的形态,而“白马”是指它的颜色,颜色与形态是不相同的。现在看来,这个问题是在逻辑上偷换概念。
史书上对谢安读书求学方面的记载相对很少,这主要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东晋大肆实行门阀制度,大大小小的士族林立,官员也基本从士族中选出。所以,门阀士族一直保持对只是和教育的垄断,家中子弟基本上都是由自己人教育,而不是送去私塾学堂。而谢安所在的谢家在他小时候也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门阀,因此他从小应该是在家中学习。
故事中谢安请教先秦的哲学问题,也可以看出他后来对哲学的喜爱。据说,谢安很喜欢老庄和佛家,所以也非常擅长清谈,就是不谈政治、军事等俗事,只讨论哲学。
谢安怜翁
“谢安怜翁”出自《世说新语》中的德行篇第33条,讲述的是谢安小时候的故事,与他的长兄谢奕有关,主要是在夸赞他从小有同情心。据说,谢安曾经听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深受感动,甚至上奏来表彰他们的墓。

谢安画像
故事讲,谢奕在剡县担任县令时,有次一个老头触犯了法律要受惩罚。谢奕就以喝酒来罚他,让老头一直喝酒,已经喝醉了也不许他停下来。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着青色的布裤子,来到哥哥身边坐下,看到老头喝酒的场景就劝诫谢奕:“哥哥,这老头甚是可怜,你干嘛要这么做。”谢奕于是脸色一改,问:“你是想放了他吗?”于是他就把老头给放了。
谢安与长兄谢奕从小关系极好,对他十分依赖,所以在哥哥外出为官时还跟在身边。据说,谢奕性格不太好,说好听是豪放,说难听就是粗鲁,听说曾经因为惹恼而破口大骂。从故事中,谢奕对犯法的老头的惩罚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与哥哥谢奕相比,还是小孩子的谢安明显心软很多,所以会认为谢奕对老头的惩罚过重,觉得老头可怜。
结果谢奕也听从了弟弟谢安的劝诫,放了老头,由此也可看出两人关系的亲密。尤其是谢奕听到谢安话后的“改容”,表明了谢奕对谢安的重视。
整个故事是在刻画一个从小有德善良的谢安,而“三岁看到老”,他后来也是一个很有雅量极具道德的宰相。
谢安围棋
“谢安围棋”出自《世说新语》中的雅量篇第35条,讲述的是淝水之战时,谢安在与人下围棋的故事。谢安四十几岁出仕为官前一直在隐居,而与他一起的都是当时的名士,除了游山玩水,不是喝酒吟诗,就是弹琴下棋。所以谢安也是围棋的忠实爱好者。

谢安下棋
故事讲,谢安和客人在下围棋,不一会侄子谢玄从淮水派来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件,默默地没有说话,慢慢又把关注点转到了棋局上。客人很好奇,就问他淮水的战斗的情况,谢安淡淡地回答道:“小孩子们打败了贼寇。”谢安的神情和举止,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
淮水就是淝水,所以他们所说的战争就是谢安当时指挥的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东晋不仅阻止了先秦苻坚百万大军的入侵,而且以少胜多大败对方,此后收复失地,得到四十多年的和平。也是因为这场胜仗,谢安的权势和声望都达到了顶峰。但是在收到这样的捷报时,谢安却可以保持平和继续下棋,可见他过人的气度和遇事的冷静。
不过当然,谢安不可能真的不为淝水之战的大胜而高兴。这盘棋下完送走客人后,他才得意忘形,在房间了蹦蹦跳跳,一不小心把穿着的木屐给碰坏了。
据说在此之前,也是在淝水之战时,谢安也曾经与好友下围棋,而且和他赌一栋房子。因为好友为战事紧张而发挥失常,最后谢安赢得了棋局,转身就把房子送给了自己的外甥。
晋书谢安传
《谢安传》全篇大约2500字,详细记述了谢安的生平,可以说是他的一篇传记。文章节出自《晋书》的第七十九卷,同一卷中,在谢安之前的是他的从兄谢尚,其后则是他的两个儿子、兄长以及侄子等其他后辈。

《晋书》
《晋书》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据说是唐朝是的房玄龄等21人共同著写而成,记载的是两晋时期的历史,上至西晋前三国的司马懿,下至以宋代晋的刘裕。《晋书》记载十分完备,分为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和载记三十卷。《谢安传》在列传的第四十九卷,而且从字数和记录方式看,是该卷最重要的人物。
《谢安传》从谢安的出生写到他的病逝、从他的隐居写到他的出仕、从他开始做小小一个司马写到他被追封为太傅和庐陵郡公。该篇文章对谢安生平的描述是全面而详细的,除了这些他主要的事迹外,也提及了一些琐碎小事。
比如,谢安四岁的时候就被名士桓彝赞赏为“风神秀彻”,认为他不会比以前的一位名士差;有次谢安与好友出去泛舟时,风浪很大,别人都开始惊恐变色,谢安却依然吟啸自若,镇定非常;谢安的妻子,看见谢家其他人一个个都富贵显赫只有谢安幽静隐居,问他不想要富贵吗,谢安掩鼻回答道恐怕避免不了。
事情虽小但十分有趣,能很好地展现谢安本人真实的形象,这也是这篇《谢安传》的出彩之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