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的简介 邓颖超为什么不能生育
邓颖超简介
都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母亲亦或是妻子,我们万人敬仰的周恩来总理也不例外,邓颖超同志无疑是就是他背后的那个女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邓颖超简介。邓颖超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更是中国妇女的骄傲。

邓颖超照
邓颖超简介:邓颖超,原名邓文淑,1904年出生于广西南宁。幼年父亲逝世,与母亲杨振德相依为命。邓颖超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在北师大附小和天津达仁女校任教。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邓颖超积极的投身到这个爱国活动中。后来,她又与刘清扬、张若名等人共同组织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亲自走上街头宣传,希望各界爱国女士也可以投身到爱国运动中。之后又与周恩来、郭隆真等同为天津学生运动领导者。1925年她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也正式踏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不息的革命道路。
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成员要以个人的形式加入中国国民党,邓颖超就是其中的一位。1927年,“四·一二事件”爆发,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邓颖超又不得不拖着难产还未痊愈的身子赶往上海,去寻找丈夫周恩来。这一次,由于没有养好身体,导致了周恩来与邓颖超夫妇一生的遗憾:无儿无女。
抗战时期、内战时期包括建国后,邓颖超一直是为数不多的女性成员却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许多的贡献。1992年7月,在北京病逝。
邓颖超父亲
邓颖超也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她幼年时丧父,与母亲一起相依为命,过着十分艰辛的生活。那么邓颖超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又是为什么死了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邓颖超父亲。

邓颖超年轻时照片
邓颖超父亲名字叫做邓廷忠,1861年出生。关于邓廷忠最详细的介绍是在金凤女士所写的《邓颖超传》中。《邓颖超传》这本书据说是当时采访邓颖超同志本人而写出的,所以可信度什么的也是比较的高。书中介绍:“邓廷忠,原籍河南光山县,自幼习武,考中武举,派到广西南宁担任镇台。”而邓颖超的母亲则是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嫁给邓廷忠做续弦。
邓廷忠最后的结局是流放新疆时,暴病而亡。而原因也在《邓颖超传》一书中记载地清清楚楚:“邓廷忠性格暴躁,得罪了顶头上司。一气之下,他借口回河南老家扫墓,却跑到云南一个亲戚那里,另谋事做。顶头上司向上告发,一纸公文下来,发配他到新疆,流放服役。”
1911年,邓颖超母亲收到了来自新疆的邓廷忠的一封书信。信中说邓廷忠三年的流放期限已经满了,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官职。于是,邓颖超与母亲都十分高兴。可是,紧接着就传来了邓廷忠在新疆暴病身亡的噩耗。邓廷忠死后,邓颖超母女俩的生活就更加的艰苦了。
经过了各方学者的考证,关于邓颖超父亲流放新疆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时间地点原因等也与《邓颖超传》中基本一致。
邓颖超为什么不能生育
我们大家都知道邓颖超同志与周恩来同志一生无子,原因是邓颖超同志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邓颖超为什么不能生育,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关于邓颖超为什么不能生育,主要的说法是邓颖超因为难产之后没有好好调养,所以失去了生育能力。

邓颖超照片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事变”,背叛了革命事业,使得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失败告终。当时邓颖超同志的丈夫周恩来正在上海,组织着工人运动的开展,无暇顾及身在广州已经怀孕许久的邓颖超。
这个孩子算起来是邓颖超同志与周恩来同志的第二个孩子了。早在他们俩刚结婚后不久,邓颖超其实就怀过一个孩子。那时邓颖超考虑到周恩来工作忙,自己的任务也很重,没有时间在去生一个孩子。于是,没有经过周恩来的同意,就自己喝了一碗堕胎药,之后又大出血,危及性命。周恩来得知后,非常生气,严厉的教育了邓颖超同志。
于是这个第二个孩子,邓颖超是无论如何要生下来的,所以她一直满怀期待的准备迎接一个新的生命。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孩子的体重超标了,当时没有剖腹产技术,所以邓颖超同志难产了,孩子虽然生了出来,却还是夭折了。但是万幸,孩子虽然没了,大人总算是保住了。不过经历了这一次的难产,邓颖超同志的身体彻底损坏,还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后来人才常说邓颖超不能生育。
邓颖超逝世
邓颖超逝世于1992年7月11日,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邓颖超秘书赵炜给我们所讲述的邓颖超逝世前的那一段故事。1988年,邓颖超同志卸下了身上所有的职务,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当时,邓颖超的身体状况就已经不是很好了。

邓颖超照片
1990年开始,邓颖超的住院频率越来越高,一年之中进进出出医院好几趟。作为秘书的赵炜十分担心邓颖超的身体。1991年7月27日,这是邓颖超同志最后一次住院。这一次与之前那几次住院不一样,时间相隔很短,连医生都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并着手开始准备邓颖超同志的手术。
在邓颖超同志手术前夕,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书记的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前往医院看望邓颖超同志。邓颖超同志虽然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是脑子还是非常清楚的。在总书记和总理走后,邓颖超还交代赵炜说:“以后别让他们来看我,因为他们都很忙,我有医院管。”邓颖超同志在自己身体已经到了如此槽糕的地步时,依然为中国的建设担心着。
在邓颖超最后一次住院期间,就常常提起要安乐死。她说:“中国有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不对,要活着就要健康,不然躺在床上,不能工作,还要人民负担我,有什么意思呢?”还一直叮嘱赵炜,在她快死的时候,不要抢救她,不要浪费人力物力在她的身上,人总是有一死的。
1992年7月9日的中午,邓颖超同志与秘书赵炜讲说:“赵炜,我同你见最后一面。”果然,10日早晨,邓颖超同志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最终在7月11日与世长辞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