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是个什么样的人 苏秦的成就
苏秦简介
苏秦,字子季,是战国时期以擅长纵横之术出名的谋略家,虽执掌六国相印,但并不属于六国,而是东周人士。苏秦的家乡位于洛阳,全家以种地织布为生,家境贫困。
苏秦人物像
早年他在齐国拜师学习知识,历史上较为有名的鬼谷子就是他的老师。苏秦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多年,在学业完成后外出游历各国,游说君王。然而他的初次游说行动是以失败告终,去了几个国家进行游说,但都未被那些君王看重,他的主张也未被君王们所采纳,更甚至在说秦的时候被秦王视为空谈。
在苏秦的初次失败后,他回到家乡继续努力,深入研究纵横之术,终有所成。在一年之后,苏秦出山前往燕国游说燕文侯与赵国联合,后又拜见赵王游说赵王与六国联盟,就这样循序地前往其他四国,逐步说服韩魏齐楚四国君王,终完成六国缔结盟约的计划,使秦国十五年内不敢进攻,并荣登六国相位,执六国相印。
权势滔天的苏秦最后是在齐国被车裂而死的。他在燕国担任宰相时,与燕国的王太后发生了关系,因怕被杀,就自愿前往齐国担任间谍。在齐国因受到齐王的宠信而遭人嫉妒,被人刺杀受到致命伤害,临死前,为了报仇,向齐王建议将他以谋乱罪判处车裂死刑。苏秦光辉的一生就此落下了帷幕。
苏秦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诸多史书中都有记载的他的事迹,供世人敬仰和学习。
苏秦老婆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好的女人。然而成功的苏秦背后并没有一个好的女人。对于苏秦来说,他的老婆并不是一个好的妻子,在苏秦落魄时,不仅没有鼓励安慰他,还在旁边讥笑他,冷待他。

《大秦帝国3》苏秦剧照
早年苏秦在鬼谷子那里完成学业后,便开始游历各国,向各国君王推广他的连横主张。然而苏秦四处碰壁,初次的游说之路并不顺利。在苏秦首次将自己的连横主张推广给秦惠王时,多次遭到拒绝,他的主张没有被采纳。最后苏秦只能潦倒失意地回乡。
在回到家之后,对于落魄的苏秦,家人都对他非常冷漠,他的妻子更没有安慰鼓励他,只顾自己织布,跟嫂子一起讥笑他。在这样的环境下,苏秦刻苦读书,终于在一年后有所成就,成功说服了六国君王,受到他们的重用,并登上六国宰相之位。在之后又一次回到家乡时,苏秦却得到了与之前落魄时截然不同的待遇。
苏秦的妻子没有做到她身为妻子的责任。在丈夫遭遇失败和困难时,作为妻子应该安慰他、肯定他、鼓励他,给遭受失败打击的丈夫以支持。然而苏秦的老婆在苏秦落魄失败是却没有安慰鼓励,反而冷待嘲笑苏秦,可见其并不是一个好的妻子。因此,有人说,怪不得在苏秦权势巅峰时期会与燕国的王太后发生关系,因为他的老婆并不是一个好妻子,也就不会被苏秦所看重。
苏秦的形象
战国时期混乱的环境造就了不少功成名就的政治家,苏秦就是其中之一。流传于世的苏秦的事迹使苏秦能够拥有一个较为饱满的人物形象。在世人眼中,苏秦是个学识渊博、机智刻苦、口才极佳的政治家,受世人敬仰,尤其是他游说六国成功,荣登六国宰相之位,执掌六国相印这个事迹更是被世人所传颂。

苏秦
早年苏秦在鬼谷子那完成学业后,曾游历各国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次游历中,苏琴四处碰壁,游说之路显得非常坎坷。苏秦以连横的主张多次游说秦王,然而他的主张并未被秦王所采纳,反而被视为空谈。未被人赏识重用的苏秦最终落到了钱财用尽的落魄地步,只能无奈回乡。这段经历显现了苏秦怀才不遇后落魄的形象。
落魄失意的苏秦在回家后承受住家人的冷漠与指责,重新努力,在翻遍所有书籍后找出了符合自己所需的书籍进行钻研,刻苦到刺骨提神的地步。在一年之后,苏秦重新出发,自信自己这一次能够说服各国君王同意他的主张。在这段事迹里体现了苏秦刻苦努力,认真对待学习以及充满自信的人物形象。
在苏秦又一次前往各国游说诸侯的经历中,苏秦面对各国君王时在态度上毫不露怯,侃侃而谈,游说每个君王时,都根据各国的国情来分析组织六国联盟的利处以让那些君王信服他的主张。苏秦游说六国君王的事迹充分显现了苏秦自身的博学多才,口才能力极强以及对于知识运用的灵活。
苏秦的成就
苏秦成就主要是有外交策略和游说之术两方面。外交策略方面,苏秦说服六国君王实行合纵策略,成功组织了六国联盟,开创了弱国也有外交的神话;在游说之术方面,他凭借自身对各国国情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六国君王进行游说。

苏秦游说燕王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纷争频繁发生,苏秦主张要想抵抗强大的秦国,六国需要签订盟约,缔结联盟。合纵的策略主要是用于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抵抗某个强国,以阻止被强国吞并。这个策略并不只适用于战国时期六国联合抵抗秦国。苏秦的合纵策略主要是基于对各国的地理因素以及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苏秦看出了六国相互之间的联系性,六国具有相互影响的利益关系,六国的联合能够阻拦秦国吞并六国,扩张领土。
苏秦成功游说六国缔结六国联盟就可以充分体现出苏秦优秀的游说能力。依靠他自身对六国国情和当下天下的局势的了解,有条理地进行游说。苏秦先以奉承君王国家的游说为铺垫,之后根据国家的情况指出可能会面临的的危机,最后强调了组织六国联盟会得到的好处。苏秦游说六国君王时看似是为了对方的利益的考虑,其实并没有涉及到六国联盟后其他国家所会得到的利益,并且夸大了他的主张实施后会得到的好处,这样也就使君王们更容易接受他的主张,同意施行他的合纵主张。
苏秦抵掌华屋
苏秦年轻时曾是鬼谷子的学生,学习如何顺利将自己的主张游说给君王。在学成后他开始周游各国期望以此得到重用。然而直到用尽他所有的钱财,他也未得到发挥的机会。在又刻苦学习一年后,苏秦终于获得了君王们的信任,执掌六国相印,抵掌华屋。
苏秦抵掌华屋
刚学有所成的苏秦太过自信,以为凭借自己现有的学识加上自己的口才就能够让各国君王信服,继而采纳他的主张,赏识重用他。但事实的发展跟苏秦所想的相去甚远。首次游说行动被秦王以空谈为由拒绝采纳与落魄回乡的结局告终。回家后的苏秦还被家人冷眼相待,父母、妻子和嫂子都对他爱答不理的,苏秦深感世态炎凉。但他又重新振作,努力刻苦一年后,终于重新出山。这次的苏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相继取得了燕国、赵国等六国君王的信任,说服六国君王实行六国合纵,缔结联盟。此后,苏秦登上六国宰相之位,执掌六国的相印,从此功成名就,走上辉煌政治人生。
在苏秦飞黄腾达后,曾衣锦还乡,那时他所受到的待遇与他在落魄时回乡的待遇完全不同。他的父母扫榻相迎,甚至设置音乐和酒席来迎接他;他的妻子不再爱答不理,不敢正面面对他,侧耳听他说话;嫂子不复之前的那样趾高气昂,反而卑躬屈膝。对此,苏秦只能再次感叹世态炎凉,只有为权力和财富,就有了这么大的前后变化。
苏秦为赵合从
苏秦在说服赵王同意组织合纵联盟后,为了赵国合纵的事情在赵王车马钱财的支持下前往其他国家进行合纵主张的游说。他先到了齐国游说齐宣王,在说服齐宣王后又前往楚国游说楚威王。

六国合纵
苏秦游说齐宣王时,以齐国的强大与齐王的贤明奉承齐宣王,并列举了齐国当下所具有的优势,比如良好的地理位置,庞大的国家人口以及富裕的生活水平等等,劝说齐宣王不应该去做秦国的附庸。之后又分析了韩魏两国成为秦国附庸的原因,最后讲明了实行六国合纵后齐国能从中得到的益处。齐宣王听后同意了采纳了苏秦的合纵主张,答应组织六国联盟。
在说服齐王后,他又赶往楚国游说楚威王。苏秦同样先对楚威王奉承楚国的强大与楚威王的贤明,而后对楚威王分析了楚国当下的局面里所拥有的优势和秦国所带来的威胁,提出楚国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威胁,随时会有被秦国攻打的情况发生,与其以损失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依靠秦国,还不如与其他五国联盟,共同抵抗秦国。楚王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答应苏秦签订六国盟约。
就此,六国合纵联盟计划达成,而六国联盟的组建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攻打六国。苏秦也因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他自身极为优秀的口才与丰富的学识而荣登六国宰相之位,执掌六国相印。
苏秦的评价
苏秦是个有名的历史人物,以擅长纵横之术著称,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很多事迹。对于苏秦的评价,世人给他的评价依旧是以称好声居多,即使苏秦在后期做过令人大为惊讶的错事。

苏秦苦读
有人评价苏秦是个知识渊博、口才极佳的人。苏秦游说六国诸侯组织六国合纵联盟的成功主要还是基于苏秦自身的知识储备,正是由于他对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国情了如指掌,才能提出令人足以信服的理由来让六国的君王信任他的主张并且重用他。在游说六国时,苏秦对于六国局势的对应分析正显示了他的渊博与口才。
有人认为苏秦是个坚韧不拔,刻苦努力,肯吃苦的人。在苏秦完成学业后,他决定游历各国,游说君王,却遭遇了说秦的失败打击,身无分文后无奈回乡,回家后还受到家人的冷待与讥笑,然而苏秦并未就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又重新努力读书,极为刻苦,甚至在因长时间读书而感到困倦时,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学习,选择以锥刺股的方式来使自己清醒。一年之后,苏秦终于成功了,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刻苦努力的精神也被后人流传于世,供世人敬仰学习。
在历史上,功成名就的苏秦有立过功但也有犯过错,但他的过错并不足以让世人过于遍地批评他。即使世人对他的看法多种多样,但还是以赞扬声为主,总而言之,苏秦是个优秀的能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