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是谁 周文王姬昌简介 周文王姬昌有哪些功绩
周文王姬昌是商朝时期的著名贤主,他被商朝封为西伯侯,却一生矢志不移的伐商。姬昌礼贤下士,勤政爱民,任用大贤姜子牙为相,还留下了周文王访姜子牙的故事。相传周文王精通八卦易理,能知天文地理,善占卜,《周易》就是周文王姬昌著作的。周文王姬昌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姬昌在历史上有哪些功绩?
姬昌是谁
周文王姬昌生于公元前1152年,卒于公元前1056年,在他父亲季历死后,姬昌继承了西伯侯的位置,成为西岐周部族的统治者,所以历史上也称他为西伯昌。后代的儒家文人士族追奉姬昌为一代圣君。姬昌周文王的尊号是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覆灭商朝建立周朝称帝后追尊的。
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季历是被当时的商王文丁软禁杀害的,所以周文王姬昌和商王朝有着家仇,因此姬昌的一生都是立志于灭商。姬昌任用贤能,鼓励支持发展农业生产,这也为后来他的继任者周武王伐纣灭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文王姬昌画像
周文王姬昌在位期间,周部族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姬昌先后派军队攻灭吞并了几个邻近的几个小国,这引起了当时商朝统治者商纣王的警觉,于是他传召姬昌前往朝歌觐见,随后又将姬昌囚禁于羑里。幸有手下忠臣搜寻珍宝美女进献商纣王将姬昌解救了出来,这也是历史上所称的周文王姬昌羑里之厄。
周文王姬昌重归西岐后,遍访贤才得遇姜太公举为相。在姜太公的辅佐下,姬昌的势力日益壮大,伐纣的时机已经到来,可惜壮志未酬,大业未成,姬昌不幸逝世。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他的未竟之业,伐纣建周。
周文王姬昌的一生都有哪些功绩,使他如此为后世文人推崇?
周文王姬昌有哪些功绩
周文王姬昌广施德政,鼓励农业。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文王姬昌遵循后稷公刘之业,仿效先祖古公父亲季历治国理政的方法,倡导治下大臣百姓笃仁、敬老、慈少的美好品德。在统治西岐期间,姬昌对内实行仁德之政,主张心怀百姓,发明了“九一而助”的惠民政策,把西岐的公田划分给百姓耕种,纳税一成。
姬昌还取消了商税,国内外的商人往来经商不需交税,这大大的促进了西岐的商业发展。
姬昌废弃犯罪连坐的酷刑,使得民间百姓交口称赞。周文王姬昌的种种裕民政策,极大的富裕了治下的百姓,使得国力强盛。

姬昌作《周易》
周文王姬昌著作《周易》,姬昌苦心钻研,规范整理《易》,将之更进一步发展演绎为《周易》。《周易》以数字和图像来演化解释天地阴阳,万物之变,以及繁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讲述世界辩证发展的理论著作,是后世的易理之学发展的先驱力作。
汉代思想家郑玄说《周易》有三重核心思想:简,变易,不易。
后代的儒家更是把周文王的仁德之政推崇神化,说姬昌是内圣外王的圣德明君。
周文王姬昌是中国历史上的圣贤明君,为历朝历代赞颂纪念。周文王姬昌实行仁政,招贤纳士,裕富于民,为武王克殷奠定了基础。姬昌作《周易》,为后世的易理之学发展开创了先河。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