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简介 如何评价张学良
张学良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东北三省的沦陷,但是张学良作出的重大决定都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存亡,他的“东北易帜”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的第一次统一,他的西安事变则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转折点。但是历史对张学良的评价不尽相同,那我们该如何评价张学良?
张学良的简介
张学良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张学良
中文名张学良
别名双喜,小六子,张汉卿,张少帅
国籍/朝代中国
职业军人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
出生日期1901年(辛丑年)6月3日
逝世日期2001年(辛巳年)10月14日
信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西安事变促蒋抗日,东北易帜,中原大战家庭成员张作霖,赵春桂,于凤至,谷瑞玉,赵一荻,张闾珣,张闾玗,张闾琪,张闾瑛,张闾琳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是民国时期的著名的爱国将领,是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在张作霖皇姑屯事件后继任为东三省总司令,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软禁,蒋介石退守台湾时,张学良也被带到了台湾,直到1990年恢复自由,1995年移居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国,在美国去世享年101岁。

《延安颂》中的张学良
张学良早期在父亲张作霖的军中当兵,1919年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结交郭松龄,毕业后负责保障张作霖的人身安全。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张学良和郭松龄是唯一取胜的队伍。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张学良所带的第三军成为主力军,直系被全面击败,张学良升为京榆地区总司令。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成为东三省总司令,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完成统一。1930年,中原大战中张学良的声望达到顶峰,但在东北三省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选择退守锦州。1936年,日军侵略意图越发明显,而蒋介石还是与共产党内战,所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由此国共两党联合抗日,但张学良和杨虎城最后被蒋介石软禁。
如何评价张学良
在西安事变后,张学良的评价在两党之间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但是站的角度不同自然对这个人的评价不一样,因为张学良的“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都有两面的效果,所以,对张学良的评价也就两面化了。

张学良年前时的照片
对张学良消极的评价就是他是个纨绔子弟,东北三省的沦陷,张学良要负很大的责任,而且当时他东北易帜,就可能没有九一八事变,还有他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到死都没有原谅他,因为蒋介石的夫人是张学良夫人的义妹,所以张学良才没有像杨虎城那样被杀死。但是反面,从周恩来、毛泽东共产党角度看,张学良就是一个救民族于危机之中的民族英雄,正是因为张学良,国共才有第二次合作,一致对抗日本。所以张学良是一个不计个人得失,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的。而且他的“东北易帜”是中国第一次的统一。
其实人站的角度不一样,对一个的看法就不一样。张学良就像是小编少女时代的偶像,在初中时候看西安事变的故事,张学良就成了偶像,就像现在许多人以韩寒、郭敬明为偶像一样。张学良有个很好的父亲,就像现在“我爸是李刚”这样的靠山。但是张学良绝不是坐享其成的,他也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所以张学良才有能力和蒋介石叫板。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