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方腊 方腊厉害吗 方腊起义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的方腊
方腊,宋代睦州青溪县万年乡土曷村人。原是地主家的雇佣工人。他极其信仰摩尼教,并利用这个摩尼教聚集了一大批人,渐渐地形成了一个组织。公元1120年,方腊聚集了数万人,发动了农民起义,攻占了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十四州,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方腊剧照
那个时代的北宋,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在内,对百姓压榨、剥削,明明收成不好,却还要提高赋税,底层的百姓们苦不堪言。在外,对辽国和西夏委屈求和,像他们进贡大量的丝绢和银子,以换来边境的安宁。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方腊终于下定了用暴力推翻北宋王朝封建统治的决心。
方腊以宗教为纽带,慢慢的聚拢群众,为农民起义做准备。方腊的旗帜鲜明,他主张实现真正的平等。他认为佛教中所说的平等不是真正的平等,而他要去创造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财,散以募众”,决心彻彻底底的推翻宋朝,解脱天下所有的劳苦大众。
公元1121年三月,方腊率领起义军与宋军一起在帮源洞决战,由于装备等等都无法跟得上正规的军队,起义军战败,方腊只能退守洞中躲藏。由于叛徒做了向导,使得方腊最后不幸被捕,被押往京城。公元1121年十月,方腊在面对宋王朝的屠刀时,坚贞不屈,在汴京被斩杀。
方腊死后,各地还是有许多农民起义,这些英雄们用鲜血写下一个农民起义的不朽的篇章。而作为领导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方腊,则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方腊是哪里人
一个古代的名人,总会有各个地方在争论他到底属于现今哪个区域的人。方腊作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人物,自然也有他到底出身何地的争论。关于方腊到底是哪个地方的人,其实只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安徽歙县人,另一种是睦州青溪人(今杭州淳安)。

方腊画像
其实关于方腊的籍贯的说法,在史籍上有这样的两条记载。一是北宋官员李纲探亲回家,适逢方腊起义,遇阻于路,对方腊起义的情况“亲见探报及得于传闻实为详悉。”他在上王太宰书中,明确说“睦州方寇”,而且说方腊“据帮源村”(李纲:《梁溪先生文集》卷一〇八)。
第二处是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徽州知府卢宗原重修歙州城池(其时已改名为徽州)时,烧制的城砖铭文曰:“威平洞贼方腊”,明确说方腊是威平洞(即帮源洞,方腊起义后易名)人。卢宗原在亲题这块城砖铭文时,是在方腊起义失败后的第二年。当时方腊起义余火未熄,余部尚存。而且《淳安县志》、《歙县县志》都说“方腊,青溪人也。”
从这两处资料可以看出方腊是实实在在的睦州青溪人。那些之所以说方腊是安徽歙县人的人,是根据《桂林方氏宗谱》中“歙人方腊”的记载,才断定方腊是安徽歙县人。但其实在那个年代,“歙人”并不等于“安徽歙县人”。青溪县自古以来就有“歙之东乡”之称。所以青溪人也可以称为“歙人”。
因此,从众多历史资料看来,方腊应该是属于今浙江淳安县帮源洞人。
方腊厉害吗
梁山众好汉与方腊起义军的那一场决战,可谓是整部《水浒传》最精彩的部分。我们可能对梁山上的英雄好汉们比较熟,认为他们个个都是武艺高强的人。但其实,作为北宋末年与梁山相齐名的另一起义军,方腊其实有许多厉害的人物。

方腊画像
方腊自己就已经是武艺高强的人了。在小说《水浒传》中曾写道:宋江率大队人马来捉方腊,先是朱仝与方腊战了十余合左右,朱仝便不敌方腊,败下阵来。于是,林冲、呼延灼、李应三人加入战局,四人力战方腊。斗了大约四十余合,还是不分胜败。一直到六十回合,方腊开始占了上风,将林冲震下马去。刚要砍杀的时候,剩下的三个将领将林冲救走。
于是方腊又砍向其他三人,三人皆受伤。谁知林冲从背后刺过来一枪,正中方腊的后背。但还是坚持将林冲砍杀。这时,花荣连射了三箭,方腊只能慌忙躲避。谁料花荣又射一箭,正中方腊右臂。在这种时刻,又有一位梁山好汉前来于方腊相战,这便是卢俊义了。方腊在受此重伤的情况下,还是与卢俊义大战了百余回合,依然不分胜负。可见方腊的武艺有多么的厉害。
方腊的厉害之处不仅仅是首领一人武艺高强,方腊做下还有“八大天王”:王寅、邓元觉、石宝、厉天闰、司行方、方杰、庞万春、吕师囊,各个武艺都比得上梁山好汉们,有些甚至比梁山上的还要强一些。
方腊四大元帅
方腊四大元帅就是方腊八大天王中的前四个。分别是镇国元帅厉天闰,宝光如来国师邓元觉,护国大将军司行方和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四大元帅与另外四位大将一起为方腊攻打各个地方做出了十分大的贡献。

石宝画像
石宝,福州人氏,方腊部下猛将,四大元帅之一。他是方腊部下中最有能力与梁山众好汉相抗衡的人。他在最后的决战中,一共杀了五位梁山好汉,分别是锦毛虎燕顺、急先锋索超、丧门神鲍旭、火眼狻猊邓飞、铁笛仙马麟。这五位梁山好汉的武艺也算得上是高的了,但还是一一的败在了石宝之下。可惜最后被逼到的绝路,为了不被受辱,用自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厉天闰,南国人,方腊手下大将,四大元帅之一。厉天闰在小说《水浒传》中第一次出场,就一刀斩了小霸王周通,连打虎将李忠也带着伤逃走了。厉天闰用十个回合就杀败了左手已经负伤的双枪将董平,还借着松树的掩护,一枪撂倒没羽箭张清。
司行方,南国人,方腊太子方定天手下武将,四大元帅之一。他在小说《水浒传》中才用了三十回合就斩杀了梁山水泊的步兵统领插翅虎雷横。可见司行方的实力是很强的,可是他运气不太好。还没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实力,便因为兵败坠水而亡了。
邓元觉,歙州僧人,方腊的国师,四大元帅之一。在小说《水浒传》中,与花和尚鲁智深斗了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鲁智深是何等厉害,而邓元觉却能和他打成平手,可见实力非同一般。最后的决战上,邓元觉被花荣射中一箭,坠下马去,被众军杀死。
宋江方腊起义
在小说《水浒传》里,梁山征讨方腊一段是全书最精彩的军事战役,宋江等人最后战胜方腊,但自己也损失惨重。不过,在历史上这两人都是北宋末年众多农民起义中的两个。

宋江方腊起义地图
宋江是在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正式起义,之后不久离开梁山泊,各地转战,先是在山东,之后是河北河南,后来还去了两淮一带,最后因为想要乘船攻打海州,被官军埋伏而投降朝廷。宋江的起义军前后不过两年,主要头领算上自己只有三十六人,兵马据推测也只有一万人左右。他们没有像小说里以梁山水泊作为根据地,过得更像是流寇,虽然战胜过一些官兵,但大多数时间是被人打败逃跑或者避其锋芒。
而方腊的起义明显要比宋江成功得多。方腊起义要比宋江晚上一年,据记载他是利用摩尼教的教义精神煽动了许多深受朝廷剥削的农民,所谓摩尼教,我们现在一般称之为明教。方腊的起义聚集了有几十万人之众,而且方腊后来甚至建立农民政权,他被称为“圣公”,改元“永乐”。而方腊起义也不像宋江一直在流窜各地,他带兵一路攻打县城,杀了许多官兵,据记载他曾经一战全歼五千官兵。最鼎盛时,方腊总共攻下了六州五十二个县,可见其战斗力之强,远非宋江的小打小闹可以比拟。
此外,宋江投降朝廷后也极有可能讨伐过方腊,不过这一点至今还未确定。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