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韩信的由来 林彪与韩信谁更厉害
兵仙韩信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谁能成为兵圣的话,那肯定是孙子,而兵仙的话,那就一定是韩信。他的一生战功赫赫,次次战役都可以当教科书式的值得后人学习。

兵仙韩信画像
首先他做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个月就连破三秦,证明了自己有强硬的实力。之后就是渡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攻打魏王,连续消灭了两个势力。
甚至在刘邦把所有的精锐调走之后,仅仅使用招募的新军,背水一战,拔掉敌军的旗,换成自己的旗,完成以少胜多的战役。没人能够想到一万2的新军可以打败20万的赵军,可见他用兵之奇。
战争还在继续,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和李左车,遂平定燕国。而刘邦这个时候,被楚霸王打得落荒而逃,来投奔韩信,这一夜,刘邦盗取了韩信的虎符,调走了韩信的手下7成的兵力,但这并不影响韩信继续造成奇迹。他只凭手下3成的兵力就偷袭成功齐都临淄。并且覆灭了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龙且所带领的20万楚军。之后,他请封为齐王,想要坐镇东南。
最后,在垓下埋伏楚军,逼的项羽自刎。韩信只不过是花费了3年不到的时间,大小战役无数,但却无一败绩,甚至于常常以少胜多。只要给他兵,他就可以横行天下。可谓是军事才华横溢,少有人可以与之媲美。后世的刘伯温之辈,也难能与之抗衡。
如果说韩信不是兵仙,少有人不信服,能够在诸侯割据的时候,横扫天下,不是仙,那是什么。
项羽和韩信谁厉害
针对历史上的古人,我们都喜欢把彼此两个相近的人物进行比较,看看谁是强谁弱,在楚汉争霸时期,我们常常把楚霸王和韩信放在一起比较,从各个方面比较,谁更厉害。

用兵如神的韩信
从武力上看,肯定是项羽占优势,谁都知道有人称他有力能扛鼎之势,力气极其之大,并且他的武功也很高,韩信完全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从谋略上看,韩信肯定远远高于项羽,他在拜将前跟刘邦所说的都才只是一个战略规划,在东进的战争中,不断听取别人的意见,跟自己的能力相结合,从而为汉平定打下立下赫赫功劳。反观我们的楚霸王,他虽然东征西战,杀戮无数,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针,他傻到听信刘邦的话,认为刘邦只图关中,而去攻打田荣,不能分辨出这是谎言,可见他的战略眼观实在是差,,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
他俩在战场上的战功都是巨大的,首先想到的就是项羽的破釜沉舟,他为了激发士兵的士气,断了后路,激发楚军对秦军的仇恨,使楚军明白没有后路可退,只能英勇作战,不断地向前进攻。对项羽来说,最好的防守那就是进攻。韩信最出名的背水一战,他明白汉军的士兵都只是新兵,作战能力比较弱,只能激发从心理上激发他们的士气才是明智之举,让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去拼命作战,无疑背水才是明智之举。
从整个楚汉战争来看,项羽看似一般风顺,能够取得一连串的胜利,但是本质上对整个战局的胜利并没有太大作用。而韩信一步步的通过小战争,改变整个战争局势,最终才使刘邦取得胜利。
因此,从各个方面来说,韩信的综合实力肯定胜于项羽的,打仗不是看个人实力。
林彪韩信
跨越数千年的两个人物,就因为蒋介石说过这么一句话,评价林彪为现代版的韩信,因此把两个人紧密联系起来,很多人开始评价其共性以及区别。

老年的林彪
他们之间的共性在于,功劳都是靠打仗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最终都蒙受了冤屈。也许林彪的作战能力还比韩信高出一点,因为据后人的考证,韩信虽然在楚汉战争中共享了不少功劳,但是没有大到离谱的程度,他的很多功劳,都是后人把其他人的功劳强加到他的身上。陈稀有攻打魏的功劳,也许漏记的还有击打赵国的功劳呢。可见韩信的功劳都是东拼西凑,或者是夸张化。韩信的反叛是子虚乌有的,但是吕后在处死之后,为了弥补良心不安,因此夸大了他的功劳。这只是后世学者对此的猜忌之一。
而林彪更不弱于韩信,林彪是黄埔军校出的佼佼者,在红军起义以及内战的过程中,贡献出了极大的作用。平型关战斗、抗日战争,都展现出其杰出的才能。毛主席对此肯定甚佳,甚至是想要立他为接班人,可惜出现了文革,导致最终的结果还是凄惨的死去。
韩信不喜欢跟樊哙之辈的武将待在一块,而林彪是很不情愿跟四人帮坐在一起开会。也许是他们同样的目中无人,性格高傲,导致与他人相处出现问题。
跟韩信不同的是,林彪其实还是一个政治家,虽然他的政治最终斗不过毛主席,但是在一系列颁布的文件和实施的措施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才能。而韩信对此就比较薄弱,倘若他的政治觉悟较高的话,他也不用那么早英年早逝。
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我们只能大概的比较其特点,但是孰强孰弱,这是我们所不能比较的。
白起韩信
谁都知道秦朝的白起,号称杀神,跟他相差不久,也有一个军事才能与之媲美的人,那就是韩信。他们两个虽说都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是他们的行军打战风格,那是大不相同的,各有千秋。
“杀神”白起画像
杀神白起,他的作战特点极其残忍,他不是以攻城掠地为主要目标,更倾向于歼灭地方的有生力量为自己的战略思想。白起偏向于野战进攻,每站必歼,他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善于打歼灭战的统帅之一。另外,他为了达到歼灭的目标,常常打追击战,追着敌军不断地杀戮。虽说他的战斗风格极其残忍,但是取得的胜利那也是辉煌的,他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下,杀戮了1百多万的敌军,替秦国摆平了很多障碍。白起还有着一个明显的战争特点,他喜欢诱敌出战,然后在预期要跟敌军作战的地方,建一个堡垒,防止敌军突围,才能更好的歼灭敌军。
反观我们的淮阴侯,他的作战风格那就极其温顺了,他在对待降军的看法上,从来都是收编。虽然他也跟白起一样,喜欢打追击战,但是他的追击,只是为了让敌军投降,等敌军投降之后,他都不会大开杀戮,只会是收编起来,壮大自己。虽说在战场上,总会有降军,并且这也是统帅棘手的问题,白起认为杀戮才能止干戈,而韩信认为收编才是王道。至少在接下来的战役中,收编的军队发挥出了作用,并且没有一次暴动,这也是韩信过人之处的体现。
两种不同风格的作战方式,最终都帮助了自己主子确立王位,这也是少有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