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暗藏重大战略意义:解放军闪电投送兵力

中国高铁暗藏重大战略意义:解放军闪电投送兵力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近日,有不少国外媒体开始把目光聚焦中国高铁,并看出了其中巨大的军事用途。
中国高铁领跑全球
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而今,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高铁创造了从“追赶者”一跃成为“引领者”的奇迹。
根据《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至2012年,中国建成42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总里程1.3万公里;至2020年,中国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
而这样一组数据也显示了中国当前的高铁建设正按照这一方案稳步进行:京津城际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2009年发送旅客1458万人次,2011年发送旅客2104万人次,连续几年来大幅增长;武广高铁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2010年发送旅客2036万人次,2012年突破12.5万人次……
“中国正成为全球领跑者,世界铁路的未来在中国。”对于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部总监伊格纳西奥·巴伦曾这样预言。
实现兵力快速投送
高铁投入到军队日常训练体系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2012年5月上旬,南京南站首次完成轻装备部队成建制运输任务,某团近千名官兵乘坐京沪高铁奔赴皖南驻训场。对于这次高铁兵员输送,驻南京铁路军代处负责人谢广浩感慨地说:“这次部队输送,做到了快发快接、分秒不差,标志着全站高铁军交保障能力上了新台阶。”
“这都得益于我们及时将军交系统建设融入高铁建设始终。”谢广浩说,面对高铁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必须将军交系统建设融入高铁建设之中,实现军民融合、同步发展。
然而,这并不是特例。2013年12月下旬,武警某部千余名官兵,从上海虹桥火车站登上G216次高铁动车组列车。列车一路飞驰,横跨了4个省市,并准点到达1300公里以外的华北驻地。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这次输送是驻上海铁路局军代处结合武警某部训练开展的一次轻装部队高铁快速投送实践,也是军交系统运用高铁动车组实施轻装部队远距离跨区机动的最新探索,不仅有效检验了高铁的投送保障能力,也为战时实施轻装部队铁路快速远程投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两次利用高铁进行兵力的快速投送,昭示着高铁对于今后提高部队远程快速投送能力、作战力量的迅速集结和机动部署,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铁已是国之重器
对于军交系统建设与高铁建设的融合发展,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表示了肯定,他说:“高铁,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还是军事运输的‘快车道’,其重要的经济军事战略价值浅显易见。” 这也是他在“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论断。
高铁是怎样体现其军事运输快车道的功能?为此,记者采访了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原部长黄星,他告诉记者:“现代化战争条件下调兵遣将速度第一。高铁的系统化运作,极大方便了军事调动,扩大了战略机动范围。中国高铁网建成之后,战略机动部队都可以随机调动,凭借高铁可以说朝发夕至。”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