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国为何炸不死ISIS 47枚战斧只消灭2人

揭秘:美国为何炸不死ISIS 47枚战斧只消灭2人
美国空袭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分子的轰炸行动从8月8日开始,累计发射数十枚巡航导弹,投放上千枚各种炸弹。美国更有一系列新武器投入作战。F-22战斗机、小直径精确制导弹药、AH-64E直升机都参加了战斗。外媒称,美国的空袭行动每月将耗资10亿美元,“烧钱”的速度超过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
一如此前的战争,全世界再次从CNN的报道中看到精确制导炸弹和巡航导弹把大楼炸塌、把皮卡炸上天的镜头,但这次行动收获了什么成果呢?美军官方迄今语焉不详,只是强调已经给予“伊斯兰国”“呼罗珊组织”等恐怖组织以沉重打击,“扰乱了它们袭击美国的计划”。
然而据美国最大的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和美联社报道,美军在开战第一天向叙利亚境内新兴恐怖组织“呼罗珊组织”发射47枚“战斧”巡航导弹,只炸死两名“呼罗珊组织”的“关键人物”,同时也造成几十名平民死亡——美军坚称:“没有计划外的伤亡”……这态度让人想起越战电影《全金属外壳》里的一个场景:美军直升机机枪手对地面上的人群毫无顾忌地扫射,大笑着喊:“凡是逃跑的都是越共!站在原地不动的,那就是训练有素的越共!”
但“伊斯兰国”面对轰炸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而继续攻城略地。
相当强度的多国空袭行动收效甚微,这一结果令人略感意外。毕竟,美军空袭可曾是一个“现代神话”。1991年,美国空军把连接科威特和伊拉克的公路炸成了“死亡公路”,巴格达的各种指挥中心、地下设施被美国隐身飞机的钻地炸弹炸成炽热的大锅,美国海军甚至还表演了一发导弹在墙上开孔,第二发导弹钻入洞里炸毁水电站发电机的战例……在持续的空袭之后,美军仅以100小时地面战就把伊拉克的十万大军歼灭,只付出了百余人伤亡的代价。
1998年,美军轰炸南联盟,南联盟的防空系统虽然创造了击落F-117隐身飞机这样震惊世界的战果,但仍无碍美军继续实施轰炸行动。南军依靠高明的伪装技术保存了自己的大部分地面作战力量,却无力阻止美军将贝尔格莱德等城市的主要民生设施逐一摧毁,逼迫米洛舍维奇总统下台,创下在没有地面作战的情况下打赢战争的先例。
而2004年、2011年美国对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空袭更是摧枯拉朽,尤其是对利比亚的袭击行动中,美军仅仅用导弹炸毁了利比亚的主要防空设施,对手就在美国“小跟班们”的炸弹下迅速崩溃,甚至还出现法国空军投掷“水泥炸弹”直接“砸”利比亚军轻型车辆的事情。
在许多人眼里,美国的空袭早已成了战无不胜的利器,甚至网络上有人编造出“300枚战斧导弹战胜中国”这样的神奇“桥段”。不过,一位长辈说,早在1998年美国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时,这种神话就已经破灭了。照他的说法,中国大使馆也不过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普通房子而已,美国人扔了5颗导弹在上面,楼也没有全塌。你想要炸上海的话,他得用多少导弹啊,一点也不可怕。
有些军迷要反驳说,美国人那次空袭用的是“杰达姆”炸弹,不是“战斧”;或者解释大使馆楼房的结构设计考虑了抗损性要求,和一般民用建筑不可同日而语等等……但这话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的。据报道,我国当年研制地地近程战术导弹时,军内的反对意见就认为,你这导弹飞几百公里,就能扔几百公斤炸药,有什么用啊?
导弹、精确制导炸弹这类武器在现代条件下最大的作用是摧毁关键目标,起到“点穴”的作用。比如说指挥中心、通讯中心、物资集结地、集结状态的军队……对于机械化战争时代,从上到下令行禁止的正规军队而言,这种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但偏偏“伊斯兰国”可不是“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典型军队”,或者说,它还不够格。
“伊斯兰国”武装的最大特点是“扁平化”,它没有传统机械化军队的典型“树状”指挥结构。如果说正规军队是一个“脊椎动物”,那么以大量相互平行的“恐怖细胞”组织起来的“伊斯兰国”组织就是一个“软体动物”,它既没有可供切断的“神经”(军用通讯网络),也没有可供打击的“大脑”(指挥控制系统),更没有可供破坏的“骨骼”(机械化主力作战部队)。
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光靠精确空袭击退“伊斯兰国”就像是试图用针一只一只地戳死一群蚂蚁,谈何容易!而且“伊斯兰国”这只“软体动物”已经足够庞大,美军的“戳蚂蚁战术”从经济上来说早已得不偿失。
早在美军发动阿富汗战争时,就有人抱怨美国用100万美元的导弹去炸几十美元的帐篷。美军现在虽然有了“相对便宜”的SDB炸弹,即使算上投掷炸弹的飞机油钱和折旧费,投放每颗炸弹的实际成本也已经下降到几万美元,但它们对付的目标依然廉价,多是成本几千美元的皮卡(还有大量缴获的装甲车辆,不过这些“空手套白狼”来的装备怎么算成本呢?)。美军的作战效费比看起来似乎比当年高了一些,可对于有着不菲石油收入、能从整个中东乃至全世界招募狂热志愿者及雇佣兵的“伊斯兰国”而言,美军空袭造成损失的速度可能还赶不上它扩张的速度。正是如此,才使“伊斯兰国”在空袭面前“刀枪不入”。
不过“伊斯兰国”也绝非真的“刀枪不入”。在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和内战前的叙利亚,类似“伊斯兰国”的武装也曾经出现过,但都被轻易消灭了。即使是今天的“伊斯兰国”,他们真正的作战能力也极其有限,对于任何有正常水平的正规军而言,“伊斯兰国”动员起来的那几万缺乏训练和组织的“大军”都是要分分钟被“教做人”的。
偏偏伊拉克政府军根本就不是“正常水平的正规军”,土耳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介入地面战斗,这才让在叙利亚被政府军一度痛击后缩到北部偏远地区的“伊斯兰国”趁虚而入。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