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运-20比肩世界一流运输机 或遭国外“疯抢”

解放军运-20比肩世界一流运输机 或遭国外“疯抢”
运-20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将极大的提升我国的空中投送力量,甚至对解放军的整体战力都将起到重大的促进左右。据悉,这款“国之重器”11月将首次在珠海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公开亮相。
近日,运-20首次完成转场试飞,标志该机的极限性和可靠性取得重大突破。据悉,投入此次转场试飞的是第三架原型机,此前两架原型机已经在去年1月、12月先后升空试飞。
军事专家徐勇凌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运-20的装载能力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主流大型运输机的装载能力相当,它的成功研制对我国军事力量的国际影响力将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
与西方国家从望尘莫及到并驾齐驱
去年1月26日,运-20重型军用运输机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第四个能够研制200吨级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国家,此前,世界上成功试飞的200吨级大型运输机只有俄罗斯的伊尔-476运输机、美国波音公司的C-17运输机和乌克兰的安-225运输机。
从全球航空技术发展来看,不同于战斗机和其他军用作战飞机,我国运输机的技术发展与先进国家之间不存在代差,据徐勇凌介绍,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以外,连欧洲在大型运输机方面都不具有很好的传统,“欧洲在大型民用运输机研制方面与美国的波音基本上并驾齐驱,但在军用运输机研制方面却比美国差很多,欧洲A-400M运输机的载重吨位在40吨左右,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发是相当困难的。”
之前,中国军用运输机的研发都是采用技术引进的方法,运-7、运-8都是在苏联的原型机的基础上实现国产化,属于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与运-20在气动力设计方面完全不同。运-20在技术上的跨越并不具有继承性,“对我国航空团队来说,这是一种零的突破。”徐勇凌说,在完全没有技术引进的情况下,我国只能对国外相关的装备进行技术模仿,同时原创。“随着运-20的试验和定型,我们将在航空技术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站到一个更高的平台。”
“我们与西方在航空技术上的差距正在缩小,从当初的望尘莫及、到后来的望其项背,如今渐渐变成了并驾齐驱的状态。”徐勇凌如是说。
运-20或两年内投入使用,出口前景好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