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对比
话题: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对比?
回答:1、静态路由一般是由管理员手工设置的路由,而动态路由则是路由器中的动态路由协议根据网络拓扑情况和特定的要求自动生成的路由条目。 2、什么样的路由器要使用什么样的路由协议,是由网络的管理策略直接决定的。一般中小型的网络,网络拓扑比较简单,不存 路冗余等因素,所以通常采用静态路由的方式来配置。但是大型网络网络拓扑复杂,路由器数量大,线路冗余多,管理人员相对较少,要求管理效率要高等原因,通常都会使用动态路由协议,适当的辅以静态路由的方式。 3、静态路由基本上都是人为配置的路由,或由人为的相关设置自动生成的,如你配置了ip 就会产生一个直连路由。 4、一般的静态路由设置经过保
参考回答:静态路由是管理员手动配置的,指明路由器下一条往那个口转发数据,静态路由的优先级和开销是1,仅次于直连路由,所以说在保证
话题:路由器的问题
问题详情:这是一条优先级为60 、 cost为0 的静态路由 求各位高手一解!!
回答:ip route-static 202.102.100.2 24 100.126.12.1是指: 静态路由表的下一个跳转 是100.126.12.1(掩码未知),本地访问的IP 202.102.100.2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也就是上面那个24)。 A. 如果100.126.12.1 所在网段 不可达 ,说明这个100.126.12.1的子网掩码不是255.255.255.0,与本地访问IP 不在同一访问路由内,就不会 在路由表内,所以 那么该路由不会被写入路由表 。 B. 只要该路由所对应的出接口物理状态UP, 该路由就会被写入路由表 ;显然是不对的,因为该路由所对应的出接口物理状态必须先UP,如果不是那么这个路由配置就没用,所以说该路由所对应的出接口物理状态UP不UP,与该路由
参考回答:这个静态路由 ip route-static 202.102.100.2(目的 ) 24(掩码) 100.126.12.1(下一跳) 所以:A,下一跳的 都不可达,那么就是MSR1与MSR2之间的问题,物理或者链路上的问题,那么MSR1就学不到路由的,所以不会进入路由表。所以B、C你自己判断 D,直链的静态路由Cost值是为0,至于优先级是根据需要配置的,这个就不确定,你可以用dis
话题:静态路由的配置
问题详情:在华为软件中如何配置静态路由?说明一下每一句的意思,谢谢!
回答:和CISCO一样 [ no ] ip route ip-address { mask | mask-length } { interfacce-name | gateway-address } [ preference preference-value ip route 目的 ( 12.16.1.0)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下一条 或者网络接口( 12.16.0.1或者Ether0) 管理距离(优先级别, 60) 即是 Quidway(config)#ip route 12.16.1.0 255.255.255.0 12.16.0.1 60
参考回答:1、网络管理员配置静态路由。 2、路由器添加配置的静态路由到路由表中。 3、路由器使用这条静态路由转发数据包。 配置实例:[
话题:静态路由的问题
问题详情:20.在路由器上依次配置了如下两条静态路由ip rout-static 12.16
回答:D两条路由目的 及掩码下一跳都相同,就其优先级不同话。默认H3C设备上是覆盖 作,也就是ip ip rout-static 12.16.0.0 255.255.240.0 10.10.102.1 会覆盖ip rout-static 12.16.0.0 255.255.240.0 10.10.102.1 prerence 100写的表项。也就是只剩下ip rout-static 12.16.0.0 255.255.240.0 10.10.102.1 这条路由,而H3C设备静态路由默认优先级为60.如果你不指定优先级就是60.所以选D。注:如果目的 及掩码、下一跳不同不会覆盖的。
参考回答:D 静态路由 优先级 默认60
话题:静态路由和直连路由的cost值和优先级可以修改的吗
回答:直连路由 优先级不可以改(优先级为0)静态路由可以(默认是60),静态路由和直连路由cost值不可以改,静态路由不存在cost值但是路由表中cost值是0,直连路由cost是0
参考回答:必须可以
话题:路由协议RIP、OSPF、 P和静态路由各自得到了一条到目
回答:静态陆由
参考回答:静态!基础性的知识!静态 优先级最高!默认优先级最低!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