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收法测蛋白含量的实验报告
公告: 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部分内容已经删除,感谢读者理解。
话题:紫外吸收法测蛋白含量的实验报告
回答:蛋白质在20纳米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用待测蛋白质溶液和空白溶液(通常用溶剂)分别在此波长下测的吸光度A,再用朗伯·比尔定律求就可以了。
话题:紫外吸收法测蛋白含量
回答:核酸会吸收紫外光,所以蛋白质溶液中有核酸会有影响。但是测蛋白质溶液是一般会用260nm,因为核酸吸收最厉害在20nm。 但是如果你要很准确,可以考虑用nuclease。
话题:紫外吸收法与Folin
回答:根据蛋白质与染料相结合的原理设计的。这种蛋白质测定法具有超过其他几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因而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一方法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蛋白质测定法。 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lmax),由465nm变为55nm,溶液的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兰色。经 认为,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 在55nm下测定的吸光度值A55,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Bradford法的突出优点是: (1)灵敏度高,据估计比Lowry法约高四倍,其最低蛋白质检测量可达1mg。这是因为蛋白质与染料结合后产生的颜色变化很大,蛋白质-染料
参考回答:这个方法容易被核酸干扰,而且测定混合有机成分时,极不准确。但简便、灵敏、快速,不消耗样品,测定后仍能回收使用。
话题:如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蛋白质的浓度?
问题详情:请问各位大侠:如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蛋白质的浓度?我用的
回答:1.波长 ,得到蛋白质最大吸光度的波长,估计在25nm左右。2.在此波长下,配置不同浓度的蛋白质溶液,建立标准曲线。3.定量分析。
话题:紫外法测蛋白 浓度
问题详情:紫外法测蛋白 浓度的计算公式:蛋白 浓度(mg/ml)=OD20*1.45-
回答:这是经验公式。既然是经验公式,自然就没有什么校正不校正的问题了。
话题: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含量优缺点
回答:检测限低,易于 作
话题:为什么紫外测定蛋白含量时以bsa为标准蛋白
问题详情:使用酶标仪测定蛋白含量,利用蛋白与g250反应物的吸光值测定蛋
回答:紫外吸收法原理 大多数蛋白质由于有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存在,在紫外光20nm有吸收高峰,可以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但是核酸在20nm也有吸收,干扰测定,不过核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60nm。Warburg等测定了酵母烯醇酶和酵母核酸在20nm和260nm时A的比值,然后通过计算消除核酸存在的影响,可以求得有核酸存在时蛋白质的浓度。样品不需要经过预先处理,即可直接进行测定。方法简单而快速,又不损害样品中的蛋白质,测定之后的样品仍可作他用。样品中有硫酸或其他盐类存在也不影响测定。在柱层析分离酶或蛋白质时,常为人们所采用。 该方法是以酵母烯醇酶蛋白和酵母核酸为标准建立计算公式,而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
话题:使用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结果纯度为150%可能是什
回答:你是以什么方法来计算纯度的?以紫外吸收或考马斯亮蓝测定的蛋白 浓度为 ,重量为分母W/W?紫外吸收法测定的是芳香族氨基酸的光吸收,20nm只是一个近似值,而且多种因素会导致光吸收的紫移或红移,所以光吸收不是一个定量的好办法。考马斯亮蓝法与试剂配制时间、pH都有 。一般蛋白定量 BCA法,具体的请参详蛋白质技术手册(汪家政)。
话题:紫外分光光度测rna含量中有蛋白质如何排除干扰,有dna杂质
回答:DNA/RNA吸收光谱峰在260 nm处,据计算,测定此波长下DNA溶液的OD值,当OD260=1时,双链DNA含量约为50 μg/ml ,单链DNA与RNA含量为40 μg/ml ,寡核甘酸的含量为33 μg/ml ,据此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DNA或RNA的含量。由于蛋白质的吸收峰在20 nm处,在测定 DNA或RNA含量时,还常计算 OD260/ OD20 之值,如该值为 1.~2.0时,认为已达到较高的纯度,如低于此值,表明其内含杂质较多。测量RNA时,DNA的影响无法校正。
参考回答:这个没法排除干扰,你只能去除杂质或者换其它方法来检测
话题:用紫外测考马斯亮蓝的标准曲线与可见测有啥 别呢?如果标
回答:如果标准曲线用紫外,那测蛋白样时必然也得用紫外,而且是同样波长的。测考马斯亮蓝的标准曲线,一般是有定波长的。更改了能否可以,我不清楚
参考回答:用紫外应该测不出考马斯亮蓝标准曲线吧!因为 标准曲线时,测量的是不同浓度 蛋白溶液在波长为55nm时的OD值。波长为55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