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定义-高层建筑分类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布置原则 1、高层建筑的布置原则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方便进行施工。 2.高层建筑的布置要简单方便规则。 3.高层建筑的布置要符合抗震要求。 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要布置地下室。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高层建筑因为各方面都与低层建筑不同,所以对抗震性和变形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水平荷载是决定设计的关键性因素。 3、高层建筑在楼层增加时,要控制好楼层的侧移。 4、在设计中要控制好建筑物的轴向变形。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混泥土的质量控制 1.为了将625R硅酸盐水泥控制在450千克每立方米,所以混泥土在出厂前应减少水泥的热水化,降低混泥土自身的热量,而且要满足设计和保证混泥土的泵送。 2.为了保证混泥土的质量,在制作混泥土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添加些添加剂,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水灰比,水灰比一定要控制带0.55一下,而我们在混泥土中添加百分之四用来的水泥复合液,能使他具有防水。防膨胀和缓凝的效果。 3.而在检测厂家的时候,每批生产出来的产品监理单位的人员都要做好记录和检测,从而确保产品的安全使用。 混泥土的使用是否安全决定了使用建筑人的人身安全,只有坚实的混泥土才能建造出坚实的建筑。
高层建筑定义
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得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高规》(JGJ 3-2010)1.0.2条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建造了高100多米的亚历山大港灯塔。523年在中国河南登封县建成高40米嵩岳寺塔。现代高层建筑兴起于美国,1883年在芝加哥建起第一幢高11层的保险公司大楼,1931年在纽约建成高102层的帝国大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世界范围的高层建筑繁荣时期。1970~1974年建成的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约443米高。
高层建筑分类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高层建筑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1] 。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