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博客文章
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今天小编为你整理的专题知识是:【艾未未博客文章】,下面是详细的分享!
艾未未博客文章
做设计就会有设计语言,像是写小说、写散文或写诗就会有语言方式,即使白话也是一种风格。人们在谈风格的时候,实际上试图将处理方式系统化。
在世界中,不同的物种都有它自己的秩序。植物有植物的方式,动物有动物的方式,生命或无生命的,存在着它的状态,唯独人类是在演化当中不断调整自己状态的动物。这种动物不需要靠风格来区别生存,比如其它动物变了颜色或形态常常是因为生命本身所致,唯独人类是由于情感或某种主观意图,或是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来处理这些方式、需要、交流。无论任何一种表达方式,都有两个可能:一是谈个人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这种关系哪怕是冲突的也是你要找的一种和谐——可能是充满冲突和危机感的和谐;另外是告诉外界你是谁,因为只有人类需要表白“我是谁”。在某个社会状态下会说“我就是你,我和你一样”,在另一个社会状态下,会说“我就是我,我和谁都不一样”。你可以看到人类的表白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是有风和无风的季节。
我很少强求一种风格,只是有时受状态的影响比较大,当你做这件东西,包括它的局限性,也是你状态的一部分。你希望通过某种改变的方式使局限性消失或更加明显,这都是可能的,也是一种表达。我没有某种明确的风格,也不会用已经流行的风格限制自己,因为生活比任何风格更丰富而且更有意义。
由文化产生出来的产物,无论是文学、艺术、时尚都不能与自然同日而语,但自然又不是我们能直接吸收的,大多数人需要把它做熟了,这就是文化,很少有人有境界和能力直接从自然中获得营养。 如果只关注人的世界的话,会使我们陷入狭隘的世界观中,因为人的利益和冲突实际上是偏颇和狭隘的。我们随便打开一张报纸看,无论谈到环境还是资源和人的关系时,通常是以人为中心的。
神是人的秩序之外的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和人的力量是不可比的。人的秩序是在地球上、在城市中。大多数人只是坐这趟车经过哪条路到达哪个位置,经过几千个小时的劳动拿到的报酬去买哪辆车,这已经把人放在所谓人的秩序的大机器当中。人已经很难获得再生,因为你的心智和灵魂已经少有机会去体验。体验和直观是智慧的主要来源,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资源,只要你活着就会有。现在的人会希望在多少平方米或什么样的标准当中获得什么样的身份或认同或乐趣,一生就是把这个空给填了,这个游戏如此之简单,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做好了准备来接受的。接受就意味着一系列的体系要瓦解,教育和周边的秩序常常是不太允许这样的。一个人很难平静地说一句自己想说的话,露出一个笑容,或跟一个人接触,或正视一件事情,这个说起来容易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天真和无欲也能使人变得智慧。对什么事情都是以直观、平静的心去看,没有障碍,那么你会觉得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因为心和宇宙秩序是相连的。
这个问题很明显,如果你忘记了基本的哲学和伦理,设计就变成没有依据的一个动作。事实上,设计每一秒种都涉及到这个问题,就是我拿多少?我给多少?我取和我给是不是相应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动机都是只想去取或表达。但表达是借助于什么样的基础上的?这个是不清晰的。这会变成一声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的尖叫,你看他一眼就知道他痛苦有多深,快乐的人也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但常常让我们疑惑的恰恰是尖叫后的互相抵消,它跟秩序、逻辑都相抵触。
当人没有意图的时候拥有最大的智慧,因为你不表达自己的时候表现的是无限大,你是自然的一部分。当你是自己的时候,表现的就是自己,和自然相比真是无限小。这个逻辑是非常清晰的。原来人在所谓的无我或忘我的情况下是可以无限大的。设计虽然看上去五花八门,但好东西确实非常少——真正的好品质,能影响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非常少。 一个好主意,它只影响到行为,并没有影响到精神,比如让你更便捷,但是便捷之后做什么呢?而且我们为什么要更便捷呢?这都是重要的问题,但很少有设计师在这个层面上想问题,只是说这个墙我需要装饰一下,这个凳子要从方的变成圆的,但是他装饰了什么呢?人的思考希望停在某一个层面上,因这个层面让他有安全感。有多少人愿意让自己处在不安全的状态里?
任何杯子都不如用手捧起来好喝,我们已经很久没喝过不需要把盖子拧开就能喝的水了——是不是智慧把人弄到这个境地呢?我们在追求利润和制造可能的时候,把自己放到绝路上。朴素的生活是给人类找到乐园的一种方式。你为什么要发展这么快呢?这么快能使你获得更多吗?这两种都很吸引我,不断地受诱惑。
以上所分享的是关于艾未未博客文章,下面是编辑为你推荐的有价值的用户互动:
相关问题:
答: >>详细
相关问题:
答: >>详细
相关问题:
答: >>详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