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背景的简介

正在使用人数

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提供的专题,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民币升值背景,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今天小编为你整理的专题知识是:【人民币升值背景】,下面是详细的分享!人民币升值背景一、国际收支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国外一些机构和学者近期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试图判定人民币汇率是低估的,二是试图证明汇率升。

人民币升值背景的详细内容

人民币升值背景

时间:2016-02-24 21:00    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编辑:佚名

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今天小编为你整理的专题知识是:【人民币升值背景】,下面是详细的分享!

人民币升值背景

一、国际收支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国外一些机构和学者近期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试图判定人民币汇率是低估的,二是试图证明汇率升值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缓和同贸易伙伴在贸易上的摩擦。因而,他们建议中国应促使人民币升值,这样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可以从出口外资拉动型转向国内需求拉动型,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的效率和总体福利水平。
下面将借鉴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讨论国际收支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后,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荷兰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期间,由于天然气出口大量增加,造成荷兰盾升值,荷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英国北海油田的开发,英国的石油出口增加和国内收入上升,促使英国贸易趋向顺差和对本币的需求量上升,在政府不变动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英镑在市场上出现升值;而英镑的升值却削弱了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打击了英国传统出口和进口竞争部门的生产。实际上,世界经济史上不乏“荷兰病”的例子。

日本和台湾省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出现过贸易持续顺差、货币升值、经济低迷的情况,虽然问题的根源不同于上述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出口,但日元和新台币在出口扩张后所出现的升值,均给经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日元的长期升值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最引人注目的是日元资产价格急剧膨胀,日本企业由于成本竞争的压力纷纷向海外转移,由于所谓“日元升值综合症”和其他因素的作用,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之中,在人们的心目中的“日本奇迹”现已为“日本病”所取代。

台湾省经济在80年代也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年平均增长率达7.9%,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贸易顺差和剩余储蓄成为台湾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时期台湾出口的强劲增长使得新台币币值不断攀升,从1986年到1989年,新台币升值了50%。新台币的升值给台湾的制造业带来了较大压力,促使台湾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纷纷投资岛外寻求发展。

我国经济今天的情况同当年日本和台湾省所经历的有某种相似之处,如出口的高速增长、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大量的外汇储备和货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等。如果允许人民币升值,也会导致成本压力和其它不利影响,甚至我国经济所受到的影响可能要远大于日本和台湾省。原因是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另外我国的经济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国内资源的使用效率仍然较低,而且体制的灵活性也较差,难以应付快速结构调整的挑战。在这一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升值,使经济发展由外向型增长模式转向过分依赖内需,将会对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设法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优先考虑的选择。

二、在国际收支顺差条件下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对策分析

(一)利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针对我国所出现的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首先要看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存在着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按照这一机制,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由于外币供大于求,本币将面临升值的压力,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将在外汇市场上实施干预,买进外币,抛售本币;买进外币使本国的外汇储备增加,抛售本币使本国的货币投放量增加。本币投放量增加使本国需求增加,价格和工资水平上升;本国需求增加导致进口增加,而价格和工资上涨将会削弱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出口下降。这样调整的结果将最终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在现实中,一些国家的政府为了阻止国内物价的上涨,往往实行所谓的“冲销政策”,即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减少央行信贷来抵消外汇市场上本币投放量的增加。“冲销政策”虽然可以达到控制物价上涨的目的,但由于货币总量未发生变化,自动调节机制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功能,因而顺差不能消除,这实际上也是我国这些年来顺差不能消除的原因之一。

根据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可以引出两个结论,一是国外不必过分指责我国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因为它是固定汇率自动调节机制的一部分。二是目前我国实际上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是停止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允许人民币自动升值,由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但这一政策会使经济面临染上“荷兰病”的风险。二是继续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维持汇率稳定,但实行“冲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代价是在各种外界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顺差可能会继续存在。三是央行继续买进外汇,维持汇率稳定,但不实行“冲销政策”。这样做可以让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但经济可能由于人民币升值面临出口衰退的压力。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选择第三个政策仍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因而是最积极的政策,但前提是要有其他政策与之相配套。例如,采取有选择地放宽用汇限制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外汇需求,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二)有选择地放宽用汇限制,释放外汇需求。

在外汇和贸易管理上,我国可采取措施进一步有选择地放宽用汇的限制,加快贸易流动的速度。这样做可以起到在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上增加外汇需求,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效应。1996年12月,我国虽然实现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但也应看到经常项目用汇上仍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包括购汇程序以及所要求的单据复杂多样、管理环节过多等;虽然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别于2002年11月和2003年3月,分两批取消了26项外汇行政审批项目,但我国外汇体制中规章制度仍十分复杂,是阻碍外汇流动的一个因素。另外,经常项目的许多用汇项目还保留着最高限额。这些情况说明,我们仍有余地进一步开放经常项目的资金流动数量和速度,促进贸易和引资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资本项目上惟一实现了开放的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在资本项目的其他方面,我国仍然维持着严格的控制。资本账户的开放涉及到整个宏观经济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的改革,因而比经常项目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更加复杂,而且风险也更大。因此,对于资本项目我们仍应继续坚持渐进开放的政策。但是,也应看到在WTO进行的多边投资协议和有关服务贸易的谈判中,资本流动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从以往开放服务贸易的经验中可以看出,服务贸易的开放同投资流动密切相关。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接受GATS项下服务贸易承诺上比商品贸易更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在考虑放宽用汇限制时要有所考虑。

在贸易上,目前我国应尽快放开外贸经营权的限制,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对进出口企业的经营进行管理;另外,要加快贸易便利化的步伐,尤其是要简化进出口商品的海关手续,提高海关的电子化程度,缩短货物通关时间。虽然我国的进口关税已经降低到一般国际接受的水平,但在较少和撤除非关税壁垒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提高国内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增加外汇需求。

为了提高国内企业对外汇的需求,必须加快国内的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国内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一方面,国内拥有大量的人民币储蓄和外汇储备,另一方面,还在大量引进外资。我国的外汇储备一般投资在国外的证券市场,其收益率较低,而外国直接投资则是一种昂贵的融资形式,原因是股东对收益的预期要远高于银行存款人的预期。我国资金的这种循环方式代价很高。从这里也反映出我国国内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同外国企业相比效率低下,以致于大量的外汇资金由外国企业控制运作。因此,有必要加速经济体制改革,采取更坚决的措施解放生产力,释放出经济中潜在的创新精神,鼓励创新企业和企业家队伍的出现。这将有助于大幅增加国内对外汇资金的需求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起到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以上所分享的是关于人民币升值背景,下面是编辑为你推荐的有价值的用户互动:

  相关问题:人民币升值的背景是什么

  答:以中国的汇率决策逻辑和过程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更多考虑的是通过汇率的主动调整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内部与外部均衡,控制外汇汇率风险。如果美国的部分政治家仅仅片面考虑自身利益,盲目施加压力促使人民币升值,可... >>详细

  相关问题:请问,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背景?

  答:随着国家之间开放度的扩大,由于国家之间经常出现的贸易不平衡、债权债务不平衡、国际收支不平衡、投资不平衡等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升值还是贬值会面临异常复杂的选择。一国的货币与别国货币的汇率不仅面临新的变动,而且变动的方... >>详细

  相关问题: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原因 越详细越好

  答:一、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 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多个方面,而出口的快速增长、资本流入、外汇储备迅速增加,都是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从对外贸易入手,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较为不易。不过,在中国的对... >>详细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猜你喜欢:

与“人民币升值背景”相关的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