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事件
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今天小编为你整理的专题知识是:【娃哈哈事件】,下面是详细的分享!
娃哈哈事件
2011年6月13日当天,质检总局同时发布了近期应对欧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防控及非洲疟疾感染防控部署。
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介绍,3月底4月初,质检总局对茶饮料、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共4类饮料产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22个省区316家企业生产的349种产品。抽查结果表明,4类饮料产品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尤其抽查的60种碳酸饮料均合格。
在茶饮料中,仅有德清县阿宝食品厂的“喻宝”冰红茶(柠檬味茶饮料)一款产品因茶多酚和咖啡因两项超标而不合格。抽查的160种果蔬汁饮料中,共有3款产品上“黑榜”,分别为山西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白葡萄汁饮品,因菌落总数超标不合格;浙江小顽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选中你”橙汁饮料,因酵母数值超标不合格;中山市珠江饮料厂有限公司生产的“珠江”红枣汁果汁饮料因霉菌超标不合格。
质检总局已责成各地方质监部门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处理,实施行政处罚并责令整改。[3]
中新网生活频道获悉,收到国检中心的《检验报告》和《产品检验结果通知单》后,山西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立即召开食品安全管理小组紧急会议。从原料进厂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储存、成品检验及出库等各个环节,对可能会导致产品抽检指标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同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集团公司《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
向该批次果汁产品销往的三家经销商发送《产品召回通知单》后,娃哈哈集团还到经销商现场召回了该批次产品,并在周边终端市场回购了同批次的产品。此后,公司对收回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全面检测,共抽检了500余瓶次,均未发现菌落总数超标,全部合格。集团公司质监部还对该批次及相关批次的果汁留样产品进行了60余瓶次的各项指标检测,检验结果均合格;自查的同时抽取了该批次的果汁产品,委托晋中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进行微生物指标专项检测,检测结果合格。
对于本次抽检出现不合格产品的情况,山西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表示,此事“给我们质量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集团公司质监部亦派人帮助我司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我司亦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决心更好地抓好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高质量的产品。”
国家质检总局13日通报了2011年茶饮料、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本次共抽查了22个省份316家企业生产的349种产品,发现包括娃哈哈白葡萄汁饮品在内的6种饮料不合格。娃哈哈集团昨日就此向消费者道歉。
娃哈哈称自检合格
在果蔬汁饮料的抽查中,山西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娃哈哈”)2011年3月30日生产的娃哈哈白葡萄汁饮品,菌落总数达到230cfu/ml,超过100cfu/ml及以下的标准值。此外,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维维杏仁露、浙江小顽童食品公司的橙汁饮料等五款产品也被曝不合格。
TüV 南德意志集团生命科部门经理毛洁红指出,菌落总数是指食品中,含有在人体温度条件下能够生长的所有细菌数的总和,所以单位食品/饮料中含有的菌落总数可以直接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食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我国对大多数的食品都制定了菌落总数的卫生指标,菌落总数超标即为卫生超标的食品,不得食用。
娃哈哈集团14日在提供给《第一财经日报》的声明中表示,“对山西娃哈哈发生的事件,我集团深表遗憾,并向消费者表示歉意。”与此同时,娃哈哈集团称已对召回产品进行了自检并委托第三方晋中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进行复检,结果均合格。
娃哈哈集团称,集团下属共有18家分公司24批次产品被抽查,涉及茶饮料、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其中山西娃哈哈生产的白葡萄汁饮品因菌落总数超标被判定不合格,但霉菌、酵母、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均未检出,其余分公司及产品全部合格。
山西娃哈哈发布的公开声明称,收到国检中心的《检验报告》和《产品检验结果通知单》后,公司立即向三家经销商发了《产品召回通知单》,并马上到经销商现场召回了该批次的产品,并在周边终端市场回购了同批次的产品。同时集团公司对收回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全面检测,共抽检了500余瓶次,均未发现菌落总数超标。
质检体系有漏洞
中国食品饮料行业正处于大步扩张时期,质量问题却频繁发生。专家指出,这和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企业重视不够有很大关系。
一位饮料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娃哈哈“中招”只是个案,事实上整个食品行业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一方面是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是监管体系的不健全,企业质检人力物力投入有限,两者并未同步。”该分析师指出,“偌大的生产工厂,但质检人员只有几个,产品抽检数量往往有限。国外食品安全管控相对严格,生产线往往有自动抽样检测的装置,而国内尚未达到这种水平。”由于产品抽查概率的原因,政府质检查出问题,企业自检或复检合格这类“矛盾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在目前的情况下,若政府加大抽查力度和频次,发现问题产品是肯定的。若加大处罚力度迫使企业重视安全把控,情况将有所改变。”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表示,目前,饮料行业仍然存在标准不不完善,检测方法不详尽,企业竞争异常激烈,企业内部管理缺乏标准化、规范化,专业人才建设力度不够,产品无法做到批批检验等各种问题,而正是这些方面的缺失导致饮料行业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而在饮料行业庞大的市场需求驱动下,近年来饮料企业的快速扩张也是饮料业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关键因素。
以上所分享的是关于娃哈哈事件,下面是编辑为你推荐的有价值的用户互动:
相关问题:娃哈哈为什么那么厉害?
答:娃哈哈的优势: 现在出现的混乱局面真的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当一个知名企业因为质量问题而勒令停产停售的时候,我们会为行业整体竞争能力而担忧,但当我们看到众多知名企业都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的时候,那我们不得不为行业的生存问题而感到担忧了... >>详细
相关问题:哇哈哈事件属于反并购事件吗?
答:07年,法国达能公司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引发娃哈哈集团员工的强烈反对,并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达能和娃哈哈之间的股权之争,实质上是商标... >>详细
相关问题:娃哈哈事件真相?
答:发生什么事了 >>详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