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_战国策造句
1、近现代以来,对《战国策》的专题研究趋势详细和深入。
2、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史记》、《战国策》共同记载的战国时期的历史进行比较研究。
3、总的来说,汉语在《战国策》时代已是相当发达的语言,已具备了相当完善的言语表达手段及相应的言语表达的形式体系。
4、这些主要的思想观点,被视为“战国策派”文化形态学理论的核心理念。
5、战国策派遭受批判的激烈程度之高,持续的时间之久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历次论争中都是少见的。
6、《战国策》中的思想极其复杂,被称作“畔经离道之书”。
7、首先分析了战国策派的战争观,认为战国策派不问战争性质,一味倡导战争的意识,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后果。
8、关于《战国策》的书名和编著者,历来说法众多且各执一词。
9、本文首先根据刘向《战国策书录》所述,对之进行分析辨缪。
10、其次,依据《战国策》原文,对其编著者进行简略考辨。
11、本文从人物形象和叙事结构两方面细致分析了《战国策》人物语言艺术所蕴涵的叙事因素的发展。
12、《战国策》是《史记》的重要史料来源。
13、第三章探讨了《战国策》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
14、《战国策》双宾结构动词共计101个。
编者补充:
战国策解释:
记载战国时代各国谋臣策士言行的史书,大概是秦汉间杂采各国史料编篡而成,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并定名为《战国策》。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