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中国手机业,盲目乐观甚至狂妄
尽管这份报告是针对欧洲消费者对于移动设备(
如果说创新更多是内在的“里子”,那么在我们极易模仿的“面子”上又做得如何呢?“最轻”、“最薄”、“最高”等这些词一度是我们国内厂商炫耀的热词,但谷歌消费报告中这类与“面子”有关的“外观设计优秀”、“人性化设计”的选项得分中,我们依然大幅落后于国外品牌的移动设备。不要小看设计,苹果与三星持续不断的专利大战初期多是集中在设计上。可见设计也是相当有技术和创新含量的。即便是我们模仿到极致,联系到前面我们所说的“里子”的创新,充其量也就是个“形似而神不似”。
也许正是由于我们“里子”和“面子”与国外品牌差距甚远,导致我们在“质量优秀”、“有保证”(指产品)的选项上再度大幅落后于国外品牌。说到质量优秀和有保证,近日,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华为2013年度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言:在大数据流量上,华为要勇于抢占制高点,创造出适应客户需求的高端产品;在中低端产品上,硬件要达到德国、日本消费品那样永不维修的水平,软件版本要通过网络升级。高端产品,我们还达不到绝对的稳定,一定要通过加强服务来弥补。虽然任总的所谓硬件不是特指移动设备,但从中看出,华为已意识到我们中国企业在产品制造商与人家的差距。那么我们的智能手机现在达到了什么制造水平?至少从谷歌的报告中,我们的差距甚是明显。
最后就是我们国内企业一直在说的品牌,在与品牌相关的“专业品牌”、“创新的品牌”、“高端品牌”的选项中,我们的得分最低。我们的企业会说正是因为我们的品牌知名度不高,所以不得不以价格作为惟一竞争和立足的手段。但我们想说的是,我们的企业把这种导致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逻辑关系弄颠倒了。恰是因为上述我们的那些原因才导致这最终落实到品牌的结果。这无非在提醒我们的企业,知名的品牌不是靠宣传和营销就能得到的,其背后需要的是创新及优秀产品的支撑。
如果上述还不能令我们某些沾沾自喜的企业信服的话,那么谷歌消费者报告罗列出的消费者最近一次购买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品牌中,中国企业中,只有华为的手机榜上有名,而我们一直不齿的诺基亚、黑莓、HTC等所谓已经没落和正走向没落的企业的产品却仍被消费者选购。可见我们的产品和品牌在国外市场的位置。
这就是我们移动设备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位置。可悲的是,我们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还接二连三地站出来喊什么超越苹果和三星,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意识到落后的原因还盲目乐观,甚至狂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