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为什么火?原来是这样...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刊登题为《对于免费短信应用软件来说,市场远未被征服》一文。笔者说,2月底,在巴塞罗那参加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时,他遇到了一点通讯上的麻烦。他试图和遇到的人用脸谱网最近收购的著名的免费短信服务应用软件WhatsApp联系,从而免去高额的手机话费。可是让他惊讶的是,他遇到的大多数人都在使用本国版本的短信应用软件。
笔者称,如此一来,开会期间的对话通常变成了这样:会议结束后,他会说:“我们保持联系。你用WhatsApp吗?”
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不用”。中国华为公司的一名主管说,他和同事用的是在中国非常流行的微信。韩国LG集团的一名雇员用的则是Kakao Talk。
甚至在飞往西班牙的飞机上,坐在笔者旁边的一名德国技术人员告诉他,德国人都在使用一种新推出的短信服务软件Telegram。
由于最近媒体的关注,WhatsApp几乎无人不知,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使用它。相反,人们喜欢其他的服务软件,因为他们的朋友都在使用这些软件,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
文章称,笔者的亲身经历表明,尽管WhatsApp的用户超过4.5亿,却绝不能说它已经在免费短信市场占据了主导——或许人们会认为,在脸谱网花费190亿美元将这家新兴企业收购后,它也许会成为业内的老大。这也让人明白了这家曾坚定地要自立门户的年轻企业为何会屈服并将自己出售,原因决不是像表面看起来的190亿美元是一大笔钱这样简单。
在脸谱网收购了WhatsApp后,其他短信服务软件的发展势头可能变得更加猛烈。研究移动通信应用市场的调查公司App Annie说,在脸谱网完成这次收购后,WhatsApp的3个竞争对手的下载量激增,它们是Telegram、Threema和myEnigma。这些服务软件具有像加密这样的安全特点,相当一部分下载来自于目前正在与脸谱网因隐私问题打官司的德国。
App Annie的总裁贝特朗·施米特说:“这表明其他软件下载量的增加可能是因为脸谱网的收购行为引发了对于隐私保护的担忧。”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