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这种事:苹果闷头干,谷歌高调秀
根据Apple自行公布的数字,过去五个季度当中共花了111亿美金,外加10亿美元现金进行商业并购。这个数字远超过媒体所知道的数目,可见苹果秘密收购案比外界知道的更多,以2013年来看,Apple并购总金额945亿美元甚至超过并购大王Google的881亿美元。
仔细摊开Apple的财报,他们在并购上所花的钱大致分为三部分,一种是非折旧资产(non-depreciating assets),譬如员工和技术;一种是固定资产,像是大楼建筑物和设备;最后一种是被并购公司的商誉,这也算非折旧资产。其中后两者的收购金额比大家熟悉的技术收购还要更多。
Apple和Google对待并购态度大不同
Apple并购决策精准又反应迅速,譬如Apple以3亿5,600万收购TouchID技术公司AuthenTec五个季度之后,即推出
但不是每项并购案都能成为佳话,Apple针对网络广告的收购案则成效不彰,2010年并购Quattro Wireless开发iAd,至2013年为止,iAd只替Apple进帐2亿5,800万美金,同时间Google的AdMob已创下近31亿美元营收。
AppleInsider分析两家并购策略指出,Apple并购的多是对其核心业务有利的、且便宜的小公司,如新app,新技术或服务相关,且低调以对,方式都是采入股取代收购,这样选择性的投资可避免受到原公司的人事组织等干扰,这些公司多是在苹果严密的主导下运作。
Google则是去买一些技术试图拯救不成功的产品,譬如Google Wallet、Google Wave、Google TV与Google+,且并购金额都很庞大,前年Google买Motorola Mobility就付出125亿美元,并且将并购案不断的对外发布,外界可就其并购足迹去拼凑Google的未来计画。
并购策略起因于企业文化
Apple和Google对待并购的不同态度,正好反应两家企业相反的企业文化,Apple在乔布斯时代就倾向极权式管理,以非常明确且目标导向的方式,按部就班的在市场上保持一定的完美形象,这是需要非常自制的企业管理才能达到的成就,当然不会大张旗鼓对待企业营业秘密的并购。
反观一切以开放共享原则,凭借网络资源而诞生的Google,擘划的是一幕幕的科技愿景,包括Google Glass、机器人、无人汽车,甚至替代能源都有Google的角色,不断抛出前卫的议题维持企业形象,大肆的并购可让市场对Google产生各种想像,是Google维持企业声誉的手段之一。
因此,了解两家科技巨擎的企业文化之后,就可以理解他们对待并购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