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文
忽然发现自己好久没写些东西了,距离上一篇日志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倒不是有多忙,也不知是不是年纪渐渐大了的
关系,身上“感”的能力越来越弱,伤春悲秋的事是越发的少了,外界的事情很少有能够触动内心的波澜的。室友说她
看红楼梦看得心情很压抑,上课学到晏殊的几首伤春伤时之词后联系现在的暮春之景,忽然有点小忧伤。。。我说难道
是我太冷漠了吗,怎么同样是学习这些诗词,我却什么感觉都没有,以前看到过一个句话说,当一个人的理性大于他的
感性的时候,说明他是真正成熟了,于是我默默安慰自己说,我只是变成熟了而已。。。

3月份的时候,在网上碰到了一个向我咨询考研事宜的小学妹,说她正为读研还是工作而纠结,问我读研这半年多来的感
受如何。我对她说,如果说是读研前景,那么现在的确是不算好,尤其是我们这种文科专业的,但若问我这半年多来的
感受,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反正每天我过得还是挺欢乐的。大学的时候很讨厌早起上课,后来临近毕业快要没有课上
的时候发现有课上也是一种幸福,于是我选择了现在的生活,哪怕在三年后会承担更大的风险,但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这是我自己做的选择,人的一生中最好的岁月就这么几年,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抓住最后一点青春的尾巴,多看书多充实
自己,而不是开始忙忙碌碌的平庸生活,每天计算着柴米油盐、应付着各种人情世故,我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如果以
后注定会这样,那就让它晚几年再来吧。尽管现在也有很多烦心事,要在C刊发论文,要硬着头皮看竖排繁体文言文的书
。。。很搞笑的是,平常接触文言较多的结果就是,有一天看一篇现代白话文,竟然觉得很不习惯,一篇文章看下来走
了很多次神。我们常说,学我们这种专业的,现在过得很贫穷,以后也许也不会太富有,但我们自诩为精神上的贵族,
聊以自慰。
4月份清明节的时候,和韩丹一起去了南京,也算是响应了李导“青春作伴莫还乡,勿辜负好韶光”的号召。我不知道是
我对南京的期待太高了,还是因为清明人太多的缘故,南京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般好,我和韩丹一致都认为还是咱宁波
建设的比较好,嘿嘿。以至于我们几个回来后对南京有了三个字的新定位,至于是哪三个字,我还是不点明了,免得得
罪太多的南京人(而且我导师也是南京的)。回来后同学问我有木有感受到南京的人文气息,我说没感受到人文,只感
受到了人。。。。无论去哪个景点,都是满满的人。回宁波的那天得知盼盼的妈妈是晚上的火车,Z32,是我曾经最熟的
一列车。和盼盼妈妈碰面的时候,盼盼还未回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无障碍交流,尽管她说的是湖北话,怎么说
我也是在湖北混了四年的,所以竟然还觉得很熟悉。不过韩丹说我自从回了宁波之后,普通话是越说越差了,真让人有
点小忧桑。。期间还莫名其妙地和她妈妈约定了说以后结婚了会带着老公去她们那边玩,后来想想都不知道怎么聊到那
块去的,竟然还答应了。但是我想湖北吧,以后肯定还是要回去一趟的,毕竟好多小伙伴都在那边呢。
这一周特别让人欣慰的是,家教的那个小孩异常的听话,周一去的时候,他主动要求让我教他背书,真让人受宠若惊,
以前每次让他背书都老大不愿意了,就差哭给我看了。周二我送给他一枚丑丑的书签,结果他还十分夸张地赞叹说好漂
亮啊。周三给了他两颗口香糖,结果他又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口香糖。。。。要不要这么配合我啊,逗死我了,然
后我发现最后不好意思地反而是我。。。
周末的时候喝了一场喜酒,小时候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结婚了,小时候玩得很好,后来渐渐疏远了,这一次再见她,没
想到是披上了婚纱的时候,而且估计几个月后,宝宝也该出生了,我一看自己还背着个书包的样子,不知道是该庆幸还
是该悲哀。从小学到大学,很多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最终渐行渐远,很多人来去匆匆,仅仅留下
一段相伴的时光作纪念。人生有很多人或事,虽然只会和我们相伴一小段,但那段时光却会化作一盏小小的灯笼,陪着
我们走过今后的很多时光。哪怕前路漫漫,灯盏的光芒微弱,无法照亮整个人生,却足以在一路上温暖我们日益孤独的
心。忽然想到韩丹在南京时问我如果六月份她们都回家了,小伙伴们都散了,那我怎么办。我现在还无法想象到那时的
心情,但至少现在是很感激的,感谢你们给了我这一段相伴的时光做纪念,我想它可以温暖我很久,且行且珍惜!
本文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http://www.52ij.com/qq/rizhi/zhuanzai/5103.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