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锁铜雀打一地名是什么?
美人锁铜雀打一地名是什么呢?答案是:“鱼台”。鱼台地里位置很特别的,位于山东、安徽以及江苏三个省的交界位置,东濒微山湖(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西面与金乡县接壤,南面与江苏徐州市毗邻,北面与济宁市隔河相望。654.2平方公里的总面积。所以经常有人会说美人锁铜雀打一山东的地名是什么呢?那就指的是鱼台了。
鱼台历史——鱼台县行政区划
宋代以前,境内政区设置未见文字记载。宋元两代,境内有"乡"的设置。北宋经幢(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有“大宋国单州鱼台县南阳乡”,元初赤琖显忠(人名,姓赤琖,名显忠)墓碑上刻有“葬义城乡大聂村之原”,皆可证 明当时已有“乡”的设置。
明代,全县设二十七里社(古代地方基层组织单位,二十五家为一里,方圆六里为一社)。即:坊郭社、林丘社、降丘社、垤斛社、冯庄社、班村社、义城社、湖陵社、向村社、永三社、永安社、崇福屯、眉丘屯、苗村屯、朱村屯、大村屯、秦旺屯、马陵屯、张庄屯、武台屯。
清康熙年间,将旧里社合并为十五里社。即:坊郭社、班村社、义安社、林丘社、降丘社、文香社、西方社、武台社、赵桥社、沙向社、冯胡社、相里社、东垤社、眉福社、西屯社、其后又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定八方之名。
乾隆初年,乾方:西北隅、古安集、相里集、石豆集、赵家店。坎方:十里铺、辛庄村、武台集、广运闸、合义集、古城集。艮方:东北隅、南阳镇、东单、寨里、古村集、池头、畚头、垤斛、福兴、郁郞。震方:谷亭东、谷亭西、王家楼、关王庙、葛家桥、沙河东、沙河西。巽方:东南隅、杜家庙、苗家村、常家店。离方:郭家庙、周家堂、化家村、田家集、夏家村、丰鱼集。坤方:西南隅、存留寺、新城、李家桥。兑方:西关、钱家村、柳店铺、文香集、沈家集、张家集、崇眉集、永福集。
乾隆中期,八方仍旧,而易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为孝、弟、忠、信、仁、义、礼、智、同时,新分为城区一、乡区七。城区:人和乡,包括城区在内,全有原义方,兼有礼方、仁方、智方。罗屯乡,全有原孝方,兼有忠方;谷亭乡,抵昭阳湖,至县南境,又跨东、西支河占信方之半,兼有仁方;南阳乡,以南阳、昭阳、独山三湖为区域,仅西北少有陆地,为忠方、弟方;古村乡,南距独山湖,北枕高平山,为忠方地;三乡乡,北镇昭阳湖,南吞县境,为信方地。
民国初年,沿袭清制。除调整城区外,仍设人和、罗屯、王鲁、谷亭、南阳、三乡、古村7个乡。1930年,以序数称谓设7个区,下设乡、镇、1933年,以“和”、“平”、“奋”、“斗”、“救”、“中”、“国”7个字为头,命名各区乡名。
1937年7月,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设7个区。一区(城关)、二区(罗屯)、三区(谷亭)、四区(王鲁)、五区(南阳)、六区(古村)、七区(老砦)。1941年3月,山东分局把鱼台县第六区古村和第五区南阳一带划归湖东县委领导。1949年底,鱼台县民主政府调整后以序数称谓名区:一区(城关)、二区(李阁)、三区(罗屯)、四区(武台)、五区(旧城)、六区(谷亭)、七区(临河)。
1952年,在原设一区(城关)、二区(李阁)、三区(罗屯)、四区(武台)、五区(旧城)、六区(谷亭)、七区(临河),增设八区(老砦)。1953年,1月,区下建乡。10月,将七、八区7个乡81个自然村划归微山县。1955年11月,全县8个区由序数称谓改为地名称谓。即城关区、李阁区、罗屯区、武台区、旧城区、谷亭区、临河区、老砦区。1956年3月,撤销老砦区、临湖区、李阁区。经区划调整,谷亭区辖15个乡、武台区辖14个乡,旧城区辖7个乡、鱼城区辖13个乡(含金乡县的周大庄、谢集、大李楼3个乡)、罗屯区辖13个乡(将姜庄乡并入金乡县高河店区)。调整后,鱼台县并入金乡县。
1964年11月,鱼台县从金乡析出。境内有谷亭、王鲁、鱼城、王庙、相里、罗屯、李阁、老砦8处人民公社。1966年7月经区划调整,境内设谷亭、王鲁、武台、唐马、老砦、东张、石集、相里、罗屯、李阁、陈楼、鱼城、周堂、王庙14处人民公社。1984年5月,实行乡镇制。全县设谷亭、鱼城、清河3镇和老砦、唐马、王鲁、武台、张黄、石集、罗屯、李阁、陈楼、周堂、王庙11乡、2001年,鱼台县辖7镇3乡,共392个行政村。人口46万人,民族14个。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