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学习资料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剃发易服_...清朝统治者在关外久已经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入...”,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1)两项弊政:剃发易服、圈占土地.
影响:剃发易服是一种民族压迫政策,加深了当时的民族矛盾,亦压制了汉族的服饰文化和发式传统;
圈占土地: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部份地主或农民投充到八旗庄园,或流亡他乡,造成大量流民、乞丐出现.
2)解决:
调整部分野蛮落后的政策.例如顺治四年停止大规模圈地,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下令“嗣后永不许圈”;
消灭反抗势力.
恢复社会经济
3)启示:民族关系应该平等,民族文化应该受到尊重;经济发展是维系政权稳定的重要措施.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清朝刚入关的时候(1644年),满族有多少人口?最好有原始、准确出处.
20多万吧!
问题2:满清为了剃发令杀了多少汉人?自入关共杀了多少?给出数字范围.
2300W以上
2楼一点都不夸张,有记载,清军入关,扬州10日,嘉定3日,以及后来清军入四川,2广地区,所杀不计其数!2300万是保守估计
当然这个数字和当年蒙古南下还是不能比的
问题3:清朝满族生活中国东北,1644年清入关,八旗子弟为什么那么厉害?从东北一直打到广东?几十万清兵统一中国
满洲(先前叫女真)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最厉害就是骑射,骑兵是核心战斗力最善于野战,萨尔浒大战以后明军是尝尽苦头,再也不敢轻易在野外与后金军作战,只是紧闭城门,坚守城池,绝不敢轻易出城.骑兵善于野战而不善于攻城,宁远之战 明朝守将袁崇焕就是依靠高耸坚固的城墙和威力巨大的红衣大炮把努尔哈赤的八旗精兵炸了个人仰马翻,他自己也中炮堕马负伤,不久就死了.
皇太极继位后第一次对明朝的战争也是输给了城墙和红衣大炮.后来皇太极对大炮十分重视,招募汉人工匠铸造,清军也装备了一批做工精良的红衣大炮,用于攻城作战.这样明军也就丧失在火力上的优势.
袁崇焕被崇祯杀掉以后,清军在辽东接连发动进攻,明军城池接连丢失,最后丧失关外土地,关外明军装备的红衣大炮尽数落入清军手中.清军有一支规模相当的炮队加上八旗精骑,攻城拔寨,真是无坚不摧.
清朝入关以后八旗大军南下进攻南明小朝廷和入川对张献宗作战,清军面对坚固城池都是以红衣大炮开路,猛轰城墙和城门 炸开缺口骑兵步兵再冲击,很快就统一了天下.
清朝在军事上取得天下,一靠八旗将士,二靠红衣大炮.

问题4:清朝是怎么入关的
满洲人看到明政府内部的危机日益激化,早就有灭亡明朝、占据中原的野心.他们一方面招降纳叛,对明朝官僚尽力收买,另一方面又经常派兵打进长城,在河北、山东等地烧杀抢掠,甚至包围京师,造成“己巳之变”,最深曾攻入济南.农民军占领西安后,满洲贵族曾经致书李自成,招诱农民军,要和农民军“协谋同力,并取中原”,遭到农民军断然拒绝.李自成攻占京师,推翻明王朝,满洲贵族大为震动.这时,他们便决定趁乱大举入关.驻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在李自成占领京师时,便向满清屈膝投降.得到满洲的帮助后,吴三桂又发布檄文,号召汉族地主阶级和富商大贾支持满洲贵族对农民军发起反攻.清统治者与吴三桂的结合,给农民军造成了不利的形势.李自成曾派人招降吴三桂,在吴三桂拒绝后,他立即率兵东征.大顺永昌元年(1644 年,清顺治元年)四月二十三日,李自成与吴三桂军激战于山海关前,一时难分伯仲.此时清军的猝然袭击,在一片石击溃了李自成派来增援的唐通部农民军,接着清吴联军合击李自成,农民军失利,李自成败退北京.清军正式入关.山海关败后,京师不能守,四月三十日,农民军放弃北京向陕西撤退.五月一日,清军进占京师.多尔衮奏请六岁的清顺治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迁都京师.同年九月,顺治帝从盛京迁都京师,“定鼎燕京”.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