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道的事多呢?一直以来问答平台就可以像百科网站一样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但是知乎网的出现却经常给我们带来一种原来我们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少的感觉,那么就这么一家有很多IT大佬力挺的社交类问答网站的发展是怎样的呢?
早段时间,IT业界的很多朋友都收到了一句类似于“能给我知乎网邀请链接吗”的消息,其实也正因为这样限制注册的方式,知乎的营销效果也才有如今这么满意。2011年上线的知乎网是一家类似于国外Quora的社会问答网站,它几乎集sns社区、问答平台、百科为一体的一个互联网整合产品,在国外,quora也被投资者们异常看好,上线之前就估值在8000万左右。因此可见这样一种新型的问答社区还是挺受互联网用户的喜爱的。那么就这样一个从文言之举“孰为汝多知乎”找到名字的社会问答属性网站,他与问答平台那些又有什么区别呢?

知乎网和其他问答平台的区别
一、邀请制让知乎网的入门槛变高
与国内其他问答平台注册的时候最麻烦的需要进行手机验证相比,知乎网的邀请制无疑让注册门槛高了不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破窗效应进行控制,让知乎网出现更少的垃圾信息。但是这照旧只是一种止近渴的做法,当用户通过邀请注册成功之后就可以邀请大量的小号进入知乎网,进而利用这些账号发布一些重复的垃圾问答,因此就内容管理上来说知乎网和其他问答平台的区别只在表象层次。
二、知乎网讨论元素更为浓厚
传统的问答平台的问答模式主要是“即问即答”,问答的讨论内容比较少,不易形成百家齐鸣的局面,这对分散性回答的整合和回答价值的提升还是不太方便的。知乎网在这方面通过整合了SNS社交关系,让一群同道之人可以针对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这样论道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要比一般问答平台上个人意见更加权威有效。因此讨论元素是知乎网和其他问答平台比较大的一个区别。
三、知乎网算是一个IT类的垂直问答社区
不管知乎网自己承认不承认,目前的知乎网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IT行业从业人员,以李开复为首的多位IT业界名人入驻知乎网之后,众多相关的从业也迅速跟随名人之后走进知乎网,这是知乎网的短时间内快速崛起的一大原因,也是对知乎网问答定位的一大挑战。与其他传统的几乎是覆盖全行业的问答平台相比,知乎网算是一个IT类型的垂直问答社区,这是短期之内知乎网难以解决的一大问题。
四、知乎网的问答二次利用效果更好
传统的问答平台尽管对于部分热门很有价值的问题会调用到问答平台或者兄弟网站的其他页面,但是在问答的二次利用上面还是远远不及知乎网的。知乎网推出的知乎阅读很好将一些优质的内容资源随机提供给一些没有注册知乎账号的用户查看,给用户更好的初始印象,进而发展更多的网站用户,让网站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其他的问答平台在这方面还是明显不足的。
尽管知乎网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业界领先的优势,但是依旧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那么知乎网在未来的发展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呢?
一、内容管理
上文中已经说到了知乎的邀请制限制注册只能止近渴,在内容管理上面,尽管知乎网的低质问答要比其他的问答平台少得多,但是数量依旧是人力难以控制的。随着知乎营销动作的进一步加强,人们对知乎的影响也更多地往一个严谨的学术问答社区变化,这样对于内容的价值传播是非常有利的。如何保障高质量问答的持续产生和低质量问答的数量控制是知乎网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二、社区分类
尽管目前知乎网的大部分用户都是属于IT行业从业人员,但是也还是拥有用户数量较多其他行业。是打造一二畅爽开怀没有分类只有标签属性作为链接介质的不常规问答社区还是按照传统的问答网站做法按部就班地不管用户数量有多少以行业分类?我认为随着SNS社交网络和个性化网络生活的到来,知乎网在这一个必须解决的网站分类上面采用标签属性小分类的方式要比传统的行业分类更好。
三、知乎网的盈利
知乎网的用户数量已经初有规模,问答的内容质量也处在行业的领先地位,但是在盈利方面依旧还是什么进展,是利用网站用户粘度高的优势进行商品的推荐还是专家回答亦或其他的盈利方式,知乎网已经到了需要好好考虑盈利模式的时候了。
知乎最新功能:知乎阅读
知乎阅读将很多有意思的问答内容、问答话题和问答达人都显示出来,不仅方便注册用户更好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知识学习,非注册用户同样可以进行阅读、负责,这对知乎网的品牌塑造是非常有利的。
出于问答内容质量的考虑,有资格推荐到知乎阅读的问答需要达到一定的票数标准,这样就减小的低质或者擦边球问答出现在知乎阅读的几率。
不管知乎运营方式有什么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知乎网里面的内容价值确实可以让你重新思考下“孰为汝多知乎?”,因此这是一个既百科网站之后又可以学到优质知识的网站,是有利于知识传播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