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国内品牌曾经有一个短暂的春天,但在之后经过诺基亚、三星等外国品牌的影响和冲击之后,滞后的创新和技术致其逐渐销声匿迹。如今,国内手机再次迎来春天,华为和小米加入争夺市场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华为和小米之间的全面对抗也愈演愈烈。小米刚刚发布了今年的最终产品红米note 3,希望夺回一千元机低端市场优势,与此同时,华为也将于今日在国内发布顶级旗舰机型Mate 8。这两家中国手机品牌中,到底谁的力量强谁的弱?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销量:华为略胜一筹
销售是衡量一个产品很重要的标准,销售越多,市场也就越大,被用户接受程度也就越大。目前对国内手机而言、与苹果,三星等竞争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最新的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达到3.53亿部,2014年同比增长15.5%,其中包括三星售出8358万台,市场份额23.7%,与2014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仍是世界上第一,其后是苹果,华为第三,该季完成销售2726万辆,同比增长,占有7.7%的市场份额。第四和第五的联想(包括摩托),小米,小米出售约1700万占有4.9%的市场份额,与去年相比也有所下降。
在中国市场,他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小米销售3470万台,华为5000万年销售。其中小米第一季度1500万,第二季度2000万,华为第一季度为1100万,第二季度2000万,还有荣耀约2000万台。
据腾讯科技了解,华为全年目标一亿台,小米最初1亿台降至8000万,从前第三季度销售来看,华为目标的距离大约是2200万米,小米是2800万,压力不小。但无论从全球或区域市场来看,销量上华为略胜一筹。
再次从整个国内市场规模来看,智能手机达到饱和状态,华为、小米的市场销量未来可以预测将呈逐步放缓、下滑趋势,加上魅族、vivo等以及更多的互联网品牌的争抢,竞争之惨烈,就可见一斑了。
质量:小米MIUI更为突出
当谈到手机质量,通常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在硬件配置上,华为小米基本上没有太大差距,性能几乎是一样的,主要是在流程设计和手机界面有一个区别。
小米的成功除了依靠超高的配置,然后就是一个低的价格,而不是什么所谓的饥饿营销等等,而是MIUI用户的体验。通过MIUI吸引了第一部分人,然后通过手机硬件和系统服务,迅速积累的结合成为第一批手机用户。奇酷、锤子等当初也是效仿了MIUI的做法。
MIUI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操作系统,它还是一个互联网生态系统的连接枢纽,通过MIUI智能链连接小米,小米电视、路由器、手环,智能家居等。华为的Emotion UI及硬件生态虽然此后奋起直追,但在整体上依旧落后于小米。
不过,华为的高端手机市场的突起让Emotion UI得到了充分历练,小米在这块的市场缺乏。截至2015年9月30日,华为官方数据显示超过3000元的华为Mate7在全球市场出货量已经突破650万,今年9月刚刚发布的Mate S是华为突破4000元以上机型,现在在中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和世界上其他48个国家和地区上市热销。
技术储备:华为完胜
一个是成立5年左右的互联网公司,一个是近30年的老牌儿通信企业,在技术储备和研发,华为大幅领先于小米,可以这么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去年华为研发占全年14.2%,收入达到408亿元,占2014年小米全年55%的收入。现在华为研发支出超过1900亿美元,拥有38000项专利发明专利,持有3.8万个专利(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为华为终端发展铺路。
相比之下小米还落后较多,虽然也在加大力度投入研发,但和华为不是一个级别。根据小米联合创始人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30日,2015年,小米申请的总数超过6000件,小米发明专利申请就达到3738项,相比成立初期申请的35项专利,增幅超过100倍。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发布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控股是不同的概念,是否申请专利的专利持有通过直接对小米,与此同时,小米不是详细的申请专利类型,如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对于任何一个手机品牌,主芯片的自主研发能力是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成就了荣耀和华为终端产品的麒麟进入全球主流芯片,而最新的麒麟950芯片也将运用在即将发布的Mate 8上。
相比之下小米在芯片上面就比较落后,雷军(微博)已经意识到芯片的重要性,之前斥资上亿元联合本土芯片厂商联芯科技组建公司发力芯片,甚至还聘请了高通大中华区原总裁王翔坐阵。有消息说小米独立芯片将在明年初发布。可以预见,明年手机芯片市场不再是高通主导地位高,将进入混战。
综合销售、质量、技术、用户来看,还是华为居高,但只有成长5年的小米并没有落后多少。毫无疑问,未来的竞争将是生态和服务的竞争,站到最后的才是最后的胜利。本文由www.baobeihuanhuan.com原创,我爱IT技术网首发!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