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是新闻资讯是:【取消限购 老百姓就买得起房了吗】,下面是详细的分享!
取消限购 老百姓就买得起房了吗

8 月 28 日,杭州宣布正式取消限购,而在同一天,西安、贵阳也宣布取消楼市限购政策,至此,全国宣布取消限购的城市达到了 37 个,仅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及三亚、珠海、南京、大连、西宁 5 个二三线城市尚未明确是否取消限购。
取消楼市限购的风声是在今年早些时候传出来的,而中央政府并未对此有明确的表态,不过在五六月份,政府隐晦地指出,允许地方政府对当地房地产政策做出相应调整,以符合当地的发展状况。
在中央政府的默许之下,6 月 26 日,呼哈浩特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消息:“取消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制度,居民购买商品住房 (含二手住房) (更正后) 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产权登记部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至此,呼和浩特成为国内首个公开发文表示放松限购的城市。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全国 46 个实施限购令的城市相继宣布取消限购令,济南、苏州、青岛、佛山、郑州、杭州,短短 60 天内,就有 37 个城市宣布不再对购买二套房源进行限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个城市松绑限购令。
业内认为,这是挽救地方房地产市场的有力举措,限购松绑,或将带来二三线房地产事业的再次振兴。然而限购令的解除,真的就意味着在地方政府的调控之下,房价就会下跌?而取消限购,老百姓就买得起房了吗?
2010 年 4 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也称“新国十条“) ,明确指出,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逐渐陷入一种疯狂涨价的不良势态,需要政府进行管控。在“新国十条”发布后不久,北京率先响应,实施限购令,之后全国各大城市开始推行楼市限购政策,总计 46 个城市宣布对购买第二套房源进行严格的限制。
限购令的根本目的,是遏制上涨过快的房价,而不是打压房地产市场,简单来说,政府是默许房地产商们进行涨价的,但是,房地产的涨价速度太快,反而不利于国家发展,因为很容易形成房地产泡沫,最后买单的只有政府,日本当年的经济崩溃就是从房地产市场最先开始的。
所以,中央出台限购令,有着明确目标:遏制房价上涨过快的趋势,涨价可以,不要一千一千的涨,一百一百的涨还是允许的。但是,总体而言,限购令的出现,并没有对遏制房价起到多大的作用,只是对遏制房价“上涨”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考虑到国民收入的增长水平,房价的小幅度增长,将不会对有刚需的老百姓带来多大的影响,该买房的仍然会买,而原本买不起房的民众,却依然对高居不下的房价一筹莫展。在限购令生效之后,实际上并没有几个城市的房价真正的跌落多少,只不过是停止了疯涨的势头,不涨或者少涨。
在限购令实施四年之后,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增速已经降低了一个极低的水平,因为限购令的原因,开发商们已经不能指望炒房者们来将房价抬到一个较高的价位,而刚需的用户也会对只能购买一套房子的机会十分看重,进行更长时间的对比是难免的,房地产市场变得十分低迷,但是,该卖多少钱的一分也不会少,只不过房价只会维持在一个平稳的基础上,不会有太大的涨幅。
然而,这对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房子卖不掉,就没有人进来,没有人,房地产商投资的钱也就收不回去,经济发展缓慢,而之前通过卖地获得房地产商们信任的政府也不得不面对房地产商们的质疑,限购令的取消也成为一件必然的事情了。
地方政府取消限购令,并非是一件坏事,至少是让房地产商们松了一口气,但是,取消限购并不会让房价下跌,受益者仍是那些准备投机倒把的炒房者们,买不起房的老百姓仍然买不起房。
不过,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政策已经浮出水面,不动产登记,这将是比限购令调控力度强上千倍万倍的新规。
关于取消限购 老百姓就买得起房了吗的用户互动如下:
相关问题:如果楼市崩盘,老百姓就能买得起房了吗?
答:虽然没经历过。。 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参考日本7 80年代的楼市泡末。 但我觉得崩盘后房子价格肯定是要成倍的降了。而且很多房子都没人要。因为现在很多非职业炒房的人手上都有这好几套房子。 现在房地产给政府带来的收入已经占到国家GDP收入的1... >>详细
相关问题:中国老百姓买不起房怎么办
答:老百姓买不起房,确实如此 除了中国,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买不起房可以租房住,很多人都是如此,我祖父辈、父辈都没有自己的房子,一样生活得好好的 “人么,住得再好,吃的再好,钱再多,也就是短短几十年” 说的太好了,那么就这么开开心心的过好... >>详细
相关问题:老百姓 啥时候买得起房
答:你这个买房的定义就没有说清楚。 到底是在北上广一线城市买房,还是在当地的小县城买房。 如果一开口就是北上广,或者是各省的省会城市,那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老百姓啥时候都买不起。 >>详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