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是新闻资讯是:【速腾召回造假新宝来减配 神车大众开启中国“忽悠”新模式】,下面是详细的分享!
速腾召回造假新宝来减配 神车大众开启中国“忽悠”新模式
“52%已召回,满意度 97%”,3 月 12 日,大众汽车及一汽大众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媒体沟通会,在公布速腾、甲壳虫车型召回方案最新进展时抛出了这样一组数字。业内人士、媒体记者和车主们惊讶之余纷纷表示质疑,但无任何直接证据可以证明这组数据被“放水”,加上大众一向强势的公关,速腾断轴引发的系列闹剧似乎就此翻篇。

3 月 31 日,一汽大众官方微博却罕见发布一份道歉声明:
“近期一汽-大众的还处于测试阶段的服务 APP 软件查询结果给用户造成了误解,在此我们深表歉意。大众汽车真诚的感谢用户发现了测试 APP 软件中的问题,这将帮助我们来进行完善 APP 软件来更好地服务用户。”
大众速腾召回造假 官方抵死不认
声明中提到的“误解”,其实就是大众车主口中“速腾召回数据造假”。根据“被召回”车主提供的爆料,以下三种情况都将归属为“大众已召回车型”:在召回批次内,已与 4S 店签署放弃召回协议,但仍在 4S 店进行常规维修保养的;参与召回,仍然处于等待配件阶段或排队状态的;参与召回,并已安装金属衬板的。按照常规理解,只有最后一种才属于“完成召回”。大众有意混淆概念,无非是想利用从众心理让仍然在维权的车主在“漂亮”的数据面前放弃抵抗,心甘情愿接受“打补丁”召回方案,从而让媒体和国家质检机构对自己无从指责。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北京、浙江、福建、江苏、上海、山东、河北、内蒙古、重庆、广西、黑龙江等多个省市,都有车主发现自己的车“被召回”,愤怒的车主将截图发布到网上,并在各大论坛发布维权帖,引发更多车主关注,形成猛烈的声讨攻势,一汽大众为避免事态恶化,无奈之下发布上述道歉声明,但不是对“数据造假”道歉,而是尝试将祸水东引至“不成熟的”官方召回 APP 上。
而在声明发布前,做贼心虚的一汽大众已经关闭 PC 端查询系统 (原网址:http://service.faw-vw.com/) 。目前车主已经无法查询到召回数据。而大众辩解称是因为 APP 软件尚处于不成熟的测试阶段,才出现”被召回”,无疑,这种解释太过苍白无力。
根据车主的截图,PC 端查询系统未被关闭前,APP 软件显示的数据与查询系统是同步的,大众向媒体通报的“52%已召回”也是从其统计而来。倘若 APP 数据不可信,也就意味着官方查询系统数据不可信,大众“52%已召回”当然也就是假数据。但问题是,大众官方查询系统已上线多年,难道大众为了掩盖一时矛盾,就要将查询系统多年累积的公信力毁于一旦吗?

另一个细节也揭示了大众所谓的“APP 软件不成熟”只是托词而已。据速腾车主反映,大众客服会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对“被召回”车主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短信截图显示,“只要对客服抽查回访中 6 项有关我们服务站及我们个人的考核打满分 (10 分) ,并对是否发放代金券给与肯定答复,4S 店就会向车主提供 500 元工时费抵用券或等值的装具礼品。”97%的满意度有多少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不得而知,但这种“封口费”无疑再次打脸大众所谓的公信力。作为一家国际企业,同时也是最受中国车主认可的国际品牌,大众是想在“傲慢,大企业病”之后开启一种死不认账、万般忽悠、逃避责任的“耍猴”新模式吗?
召回车主现身说法 速腾或面临二次召回
而问题最严重的部分或在于速腾可能要面临二次召回。近日网络曝光一起“召回加装防护的速腾因拐弯甩尾而翻车”的事故,消息目前暂未得到证实,而一旦被证实,可能也就意味着大众向速腾车主承诺的“打补丁的召回方案是安全的”“非独立后悬架不存在质量问题”是不可靠的。记者在采访已经接受召回方案的车主时,车主也反映“打补丁后,车辆的舒适度和安全度明显降低”“车辆控制性很差,在正常过急弯时,车辆有几次差点失控,险些撞到旁边其他车辆及行人;并且车辆在过平路时,后悬挂比没有装补丁之前的震动及异响增加了很多,行驶时感觉车辆后悬挂像要散架了一样。”在中国汽车质量投诉平台上,类似的投诉数量也不少。

网友曝光的“召回加装防护的速腾因拐弯甩尾而翻车”事故现场图
在大众坚持打补丁召回方案的强势态度面前,目前能够影响速腾二次召回的就是质检总局针对大众召回措施进行测试和评估后得出的评估结果。但从去年 12 月份开始展开至今,结果一直未向社会公布,连关于评估最新进展的声明都没有。考虑到数据取样的复杂,论证的严谨性要求,以及最终结果会引发的社会连环反应,质检总局迟迟不表态确实情有可原,但考虑到车主的焦虑心情,对自身安全的担忧,质检总局在信息披露方面是不是可以更有作为一点呢?
大众新宝来被曝不装防撞钢梁 又是成本惹的祸?
在专业汽车论坛及社交媒体上,关于“大众新宝来被曝不装防撞钢梁,用泡沫代替”的消息近期也是传的沸沸扬扬,根据车主的反馈,车主类似的抱怨早已有之。前瞻科技小编尝试以“大众新宝来不装防撞钢梁”为关键句进行搜索,百度提供的相关结果为 28600 个,其中还有媒体以“大众新宝来不装防撞梁终于引起关注"进行报道。根据汽车专家汪英的说法,“目前 10 万元以下的合资品牌,80%的车型车尾没有防撞钢梁,比如:一汽大众新捷达、上海大众新 POLO、新桑塔纳都没有车尾防撞钢梁,而 10 万元以上的合资车型,只有一汽大众新宝来一款车没有车尾防撞钢梁。”而老款宝来 (2012 年 12 月前上市的) 时,车尾其实是有防撞钢梁的。

汽车防撞钢梁被业内人士喻为“汽车 (安全) 的第一道防线”,防撞钢梁能在汽车在撞击的过程中将撞击的能量逐级地进行削减,起到对汽车和车主的保护作用。但汪英表示,“汽车车尾防撞钢梁目前没有标准可以依据,因此目前汽车车尾防撞钢梁存在和使用的材质,仅仅靠的是汽车厂商的道德约束。”一根防撞钢梁的成本大约在 200 元左右,绝大多数的韩系车车尾使用的工程塑料钢梁成本在几十元左右,而像一汽大众新宝来车尾减配防撞钢梁,变成泡沫后,成本只需 10 元左右。
厂家不选择安装防撞钢梁并非完全出于节约成本考虑,根据汽车评论员丁华杰的说法,不安装防撞钢梁是为了通过减配增大空间,对于安全性的损伤肯定存在。“如果采用好的材料,优化设计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安全性”。而我国目前我国执行的汽车碰撞测试标准过低,只有正面和侧面的碰撞标准,而追尾的碰撞标准几乎“无法可依”,也部分纵容了汽车厂商的偷工减料。
总结:不安装防撞钢梁并非大众一家所为而可能是整个行业默认的潜规则,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国家提高相关行业标准,严格对厂商进行规范,同时配套法律法规的更新与完善,做到对车企违法行为的“违法必究,违法必查,违法必罚”。质检部门要提高话语权,并积极与厂商和车主对话,切实维护车主权益,打击车企不作为行为,推动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完善。而车主,要敢于对侵害自身权益的车企说不,敢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国家、质检、车主三者形成合力,大众才不会傲慢,而是切实做到“服务大众”。
关于速腾召回造假新宝来减配 神车大众开启中国“忽悠”新模式的用户互动如下:
相关问题:只听大众车减配 听说速腾连密封条也取消了 我想问...
答:宝来车子便宜 性价比高 不过车友反应车门处的密封性不好有很多车友自己加装了封条 速腾也不错 不要和就速腾比 比了就不想买了 我还是推荐速腾 宝来太老气了 >>详细
相关问题:新速腾维权日10月26号维权日,60万辆新速腾,60万...
答:可不也被忽悠了这么久了吗?身边买大众基本都不怎么上网的,到了我们90/00成消费主流后应该没人会相信神车论了吧! >>详细
相关问题:新宝来怎么样,和新速腾比优缺点在哪,我听朋友说...
答:新宝来基本能减配的都减了,真心不推荐。 小毛病多这是大众一惯的问题,从低端的捷达,普桑,宝来、朗逸,到速腾高尔夫,再到帕萨特、迈腾无不如此。 君不闻,中国三大破之一就是帕萨特吗。 就这问题来说,宝来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点,缺点就是配... >>详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