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是新闻资讯是:【性学教授没开发票遭处分 中国人为何谈性色变?】,下面是详细的分享!
性学教授没开发票遭处分 中国人为何谈性色变?
近日,被誉为“中国性学第一人”的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因“科研资金使用不明”而遭到了行政处分。根据消息称,潘绥铭教授长期主持对中国性工作者的大型访谈,其中牵涉到给性工作者访谈报酬的问题,而此次被处分的原因也正与此笔报酬因无法开发票而导致使用不明有关。对此,头条前瞻的冲锋耗不解的是:难道为了学术研究找小姐访谈还能开发票?

性学教授被退休:这个处分有点冤
作为一名性学教授,潘绥铭承受的压力恐怕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毕竟性这个东西,在中国人眼里,还是个禁忌。据了解,潘绥铭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研究“红灯区”与性工作者的专家,十余年的时间,潘绥铭及其团队访谈超过 1000 名性工作者,200 多名嫖客,并出版了中国地下性产业的专著《存在与荒谬》。
按照道理而言,潘绥铭教授为人们揭开性工作者的面纱,在科学成就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他的行为却遭到了质疑。由于其调查的“红灯区”处于法律与监管的灰色地带,资金来往几乎不可能像正当行业一样正常提供发票,估计也没人见过采访性工作者还能开发票的,所以潘绥铭被处分,降职,提前退休。
头条前瞻的冲锋耗觉得,科研反腐是件好事,可是能不能别戴着有色眼镜去看某些科研项目。虽然性工作者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职业,但是只有像潘绥铭教授这样的人顶着舆论压力,才能让其他人更好地认识这个群体,而不是遮遮掩掩,欲盖弥彰。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地想想看,如果让你去采访性工作者,你能不花一分钱从他们嘴里得到最真实的信息吗?或者你还能让他们给你开张发票?反复调查是需要的,可是能不能考虑一下实际情况?特别是某些灰色群体的研究?
性如下山猛虎 中国人为何谈性色变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儒家思想根深蒂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对于性,中国人一向是遮遮掩掩,甚至到了谈性色变的地步。从道德的角度来讲,性是一种隐私,需要被保护,但是从科学的角度而言,性也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应羞耻。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把性当作下山猛虎,唯恐避之不及,只要是跟性沾上关系的,都会受到异样的眼光。比如同性恋,比如性用品展览,还有遍布在大街小巷角落里的成人用品店,在国外,这些几乎都是公开的,西方人早已习惯这些。
当然,我们并不能全盘接受国外的性观念,里面有精华,当然也有糟粕。只是中国人仍然把性当作一个十分危险的东西,这在冲锋耗看来,就有些过于迂腐。现代科学早就将有关性的一切剖析得十分清楚明白,如果还当作没看到一样,那就有些自欺欺人了。
性学教授被退休,这可能是一种悲哀,真正愿意为揭开性——这个被中国人当作洪水猛兽而奉献自己的人又少了一个,中国的性教育原本就差强人意,接下来恐怕就更加举步维艰。
关于性学教授没开发票遭处分 中国人为何谈性色变?的用户互动如下:
相关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谈性色变,即使在我看来很正常的现象...
答: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因为性在古代一直是难以启齿之事,而且中国让人对于守节的观念比一些西方国家重很多。但是正确的安全措施教育是必要的。古老的教条已经不能束缚许多年轻人,有安全措施保障能避免意外的事情。我觉得这一点要向欧美一些... >>详细
相关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谈性色变?
答:和古老的文化有关的,不过现在正在变变改变! 都是不能说,背着狠狠做的。看着面上不说,咱祖国的什么xx员xing虐事件,伟大的校长大人给小孩子送温暖什么的,可不少呢! 一切都具有着中国特色!习惯就好! >>详细
相关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谈性色变
答:还好吧...... 风俗产业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拥有悠久历史与文化。 只是近代本朝为确保国民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将其封禁。并且进行道德绑架将性定性与 庸俗低俗媚俗。从那一天起 中国人对于性不能说只能批判性默默的做! >>详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